第B03版:文化长廊

爷爷的教诲:六尺巷与人生

  在我心中,爷爷王鸿文是一个永远无法被超越的榜样。他虽非巨富乡绅,但他的高尚品质和宽广胸怀,让他成为了当地颇有名望的人。他的故事,如同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处世。
  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向我讲述爷爷的故事。爷爷让出了自己的房子和良田,这在农村社会中是极为罕见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为人处世,大度做人,克己处事”的哲理。这种宽容和谦让的精神,让我想起了清朝的“六尺巷”典故。张廷玉宰相的父亲张英,通过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表达了对邻居的宽容和谦让,最终促成了“六尺巷”的佳话。而爷爷的行为,又何止是六尺巷所能比拟的呢?他让出的,是良田良宅,更是对后代无尽的教诲。
  爷爷非常重视教育。他不仅将自己的儿子培养得多才多艺,在兵工厂总工程师办公室工作并精通书法、绘画、雕刻等技艺。爷爷还把自己的妹妹王桂灵送到北平大学深造,并最终留洋定居洛杉矶。他给我父亲起名为“秉礼”,寓意着要秉持礼仪,注重文化修养。在那个年代,能够如此重视教育的人是非常少见的,尤其是在我那佛道盛行的北岳恒山浑源老家更是难能可贵。爷爷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力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除了重视教育,爷爷还具有高瞻远瞩的社会责任感。他动员我奶奶的胞弟陈有馀加入刘邓大军,南下四川,为解放重庆作出了贡献,成为革命功臣,子孙后代皆红二代红三代。这一行为体现了爷爷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他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要时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爷爷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在我有限的记忆中,他总是坐在炕上,微笑着询问我的学习情况。他的关心和爱护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价值。
  如今,我早已成家立业,成为太原市委统战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的法定代表人秘书长,我的儿子也从理工大学毕业,但我爷爷的教诲却犹如天上的北斗星一般,不断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儿子王帷廷像我父亲给他起的名字一样,“运筹帷幄,报效朝廷”,努力报效祖国!我会时刻铭记爷爷的故事和精神,不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奉献社会。我相信,在爷爷的教诲下,他的子孙也都会成为一个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的人。

王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25期

  • 第2024-06-20期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3期

  • 第2024-06-06期

  • 第2024-06-04期

  • 第2024-05-30期

  • 第2024-05-28期

  • 第2024-05-23期

  • 第2024-05-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