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一部彰显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的守正创新佳作,一部近年来中国戏曲新编历史剧的扛鼎力作,一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新作——上党梆子《大汉母子》在山西晋城轰动上演,连续彩排演出11场,场场爆满,赢得专家、业内人士及戏迷观众普遍好评。
上党梆子《大汉母子》由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指导,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精心创排,是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中宣部国家文化英才培养工程专项资助项目。
该剧以吕雉、刘盈母子为故事主线,多侧面展现吕后母子在生离死别中的情感交锋和心理变化,用浓郁和厚重的历史笔调深刻书写西汉初年逐步强大的国家形象中历史人物的情感脉络,尝试透过历史事实来探究和展现人物内心的幽微。
上党梆子《大汉母子》由一级编剧李莉创作剧本,一级导演张曼君担纲执导,一级作曲李秀荣及首席琴师姬永红担任唱腔设计,一级作曲王啸冰担任音乐设计,青年作曲张艺馨担任唱腔配器,著名舞美设计师修岩、邢辛、闫探峰、王玲、姚钥、阎飞翔、余琛等分别担任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造型、化妆、形体设计,汇集了当今戏曲舞台的顶尖创作水平。由一级演员、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获得者陈素琴领衔主演,其他均由本团一、二级演员及优秀青年演员饰演,代表了新时代上党梆子最高艺术创作、表演水平。
6月22日,上党梆子《大汉母子》首次在晋城市歌舞剧院剧场带妆彩排,6月23日至30日彩排演出8场,7月1日至2日应戏迷观众强烈要求加演两场,共连续彩排演出11场,现场一票难求,观众累计达8000余人次。
有的铁杆戏迷一场看不过瘾,继续观看第二场、第三场……被著名编剧李莉高超的文学剧本和著名导演张曼君巧妙的排导手法深深吸引,现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叫好声。
该剧唱腔设计李秀荣、姬永红介绍,剧中首次大规模使用上党铜器,即上党平锣、上党钗、上党小锣,可以说是上党梆子武场音乐的一次返璞归真。唱腔设计传统、古典,突出上党梆子高亢、激越唱腔艺术特色,特别是多次响起急促的梆子敲击声,最贴切、最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幽微、微妙、复杂和丰富。上党梆子是一个昆、梆、罗、卷、黄五声腔共存的古老剧种,悠远而富有表现力,以此演绎汉初故事,最能展现两千余年的历史沧桑与文化风骨。
领衔主演陈素琴介绍,剧中主要角色由A、B、C三组演员饰演,是通过科学周密的排兵布阵,横跨70、80、90、00后四代演员,经过11场彩排演出、舞台实践,每组演员均可担当主演,真正形成“以人立戏,以戏推人”的上党梆子新剧目、新队伍建设机制。
6月25日、29日,组织召开两场上党梆子《大汉母子》研讨会。专家一致认为,该剧品相极好,是一部具有现代品格、高级审美、历史厚度、人文深度的新编历史剧新标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评价:上党梆子《大汉母子》在山西甚至放眼全国都具有鲜明的引领、启示作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一流,代表了中国戏曲发展的国家水平、世界创造。
目前,上党梆子《大汉母子》首轮彩排演出圆满结束。接下来,主创、主演团队将认真梳理、吸收专家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工、修改、提高,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申陵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