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峰
摘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国企要将责任扛在肩上,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国企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文中先分析了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难题,然后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加强党建工作的方法措施,为国企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党建;国企发展;措施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建设在国企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可以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为国企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一、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难题
(一)责任落实不到位
部分党支部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刻,工作侧重点仍然以会议精神传达、学习、讨论为主,相关工作的部署存在疏漏。一些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责任不清,职责落实不到位,采取的监督与管理方式片面、固化,党风廉政建设流于形式。
(二)党建能力仍需提升
在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仍有部分国企党员不自觉,懒政怠政问题较为突出。关于党建工作的研究,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深入。此外,部分党员干部针对问题的处理缺乏新意,忽略新媒体平台等的应用,导致党建工作质量不高。
(三)党建基础较为薄弱
部分国企党员干部思想守旧,未能及时调整“重业务、轻党务”的传统思想,导致党建工作边缘化。有的国企党支部工作是由支部书记全面抓,组织成员积极性不高,态度不端正,未能在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部分国企党建和生产经营存在脱钩问题,无法体现出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不利于国企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提站位,强化责任履行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将其放在关键位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党员干部可以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实践工作中履行职责到底,做到真抓实干。围绕国企工作实际要求,积极组织党委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工作中予以落实。同时,全面落实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新要求,夯实党员干部主体责任及义务,采用季度责任清单与党风廉政监督清单的方法,跟进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对于部分职责落实不到位的党员干部,要予以通报批评,从而确保责任履行到位。
(二)抓学习,强化理论武装
将学习教育“常态化”,重点学习党史,结合国企党建实际情况延伸学习内容、丰富教育载体。国企还要创造积极、融洽的学习环境,构建集中学习机制,帮助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觉悟、淬炼党性,使其能够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历史使命。定期调整与优化学习计划方案,积极推进党章党规学习,加深对会议精神的理解,每月定期开展学习研讨会或是观摩学习活动,切实提升学习研讨水平,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理论+实践”能力。此外,充分发挥“三会一课”等相关学习载体作用,可结合国企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使党员干部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强化工作能力。
(三)强作为,强化组织建设
国企党建工作需要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如果两者存在脱节问题,必然会影响党建价值的发挥,且党建工作不能高效落实。基于此,国企必须统筹协调好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一系列党建制度,结合实际情况丰富党建活动载体,组织多元化且内容饱满、形式新颖的党建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团结力与向心力。此外,积极推进优秀党员干部示范岗建设,打造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党组织队伍,从而发挥其在国企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凝思想,强化舆论引导
基于国企发展战略目标,可以寻求与主流媒体的深度合作,或借助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升思想政治宣传的效果,帮助国企树立良好的形象。了解国企员工思想变化与心理动态,不断加强国企内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企业文化是国企精神的表现,应将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树立学习标杆部门,深挖国企历史渊源,形成别具一格的国企文化特色。通过文化建设可以使国企员工紧紧围绕在党的身边,使生产经营更加高效,发展更加稳定。另外,国企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道德模范”等相关事迹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员工向模范看齐,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为国企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重保障,强化监督执纪
国企党建工作还应该重视保障,强化监督与纪律执行。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党员干部,使其时刻保持思想清醒,坚守底线不动摇。同时,针对重点领域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积极探索风险防控机制,努力建设全覆盖的监督平台,从而切实提升党建水平。此外,对党员干部进行“常态化”警示教育,使其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总结
为促进国企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基于此,通过深入分析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难题,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为国企经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俊丽,高会武,张小龙等.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的四维逻辑[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02):89-91.(作者单位:山西华新城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