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里,三伏贴成了不少市民的健康选择。不论是线下还是线上,三伏贴的销量都在升温。
相较于线下医院较为科学的问诊流程及严格的监管,线上三伏贴可谓良莠不齐,在一些网站甚至出现了自制三伏贴攻略。
网购三伏贴可能带来健康问题
太原市的李女士长期受鼻炎困扰,她告诉记者“贴过三伏贴后到秋、冬换季时,鼻子确实能舒服一点。”以往一直是在医院贴敷,并未出现任何异常,李女士为了避免排队贴敷的烦恼,今年决定网购三伏贴自行在家使用,但贴敷仅两天后,便出现了皮肤破损及胸闷等症状。就医后,医生诊断李女士出现的症状正是不当贴敷三伏贴所致。
记者在各大网络购物平台发现,销售三伏贴的商家不在少数,网售的三伏贴价格在十几元至上百元不等,一些销量较高的店铺可达10万+。记者注意到销售此类商品的商家往往不能提供相应的药品批准文号。当记者询问卖家使用三伏贴有无禁忌,如何贴敷时,卖家表示,孕妇不可用,其他人群可以正常使用。针对如何贴敷问题,商家则表示会提供一张人体穴位图,按图自行贴敷即可。
同时,记者在不少售卖三伏贴的商家店铺内还看到了“万能”“永不再犯”等字样的广告语。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更是出现了自制三伏贴攻略,一些网友将药粉的配方比例及膏药贴的制作流程公布于网络,声称均出自中医典籍,效果与医院无异,但真实情况不得而知。
谨遵医嘱切勿盲目跟“贴”
难道三伏贴真是“万能”的吗?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冯全管表示,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治疗法,根据中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理论,每年农历“初伏”“中伏”“末伏”里,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的刺激达到治疗及预防特定疾病的效果。
但三伏贴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群,如2岁以下儿童和孕妇,或是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的患者,以及敷贴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的患者都不适合敷三伏贴。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市民正在发烧、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时同样不宜贴敷。
早在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了开展“三伏贴”服务的机构应为具有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或民族医学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并已开展相应的中医药或民族医药服务工作;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三伏贴”服务;对患者实施“三伏贴”操作的人员,应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接受过穴位贴敷技术专业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
冯全管告提醒市民,三伏贴的药物配比和贴敷过程都有很多注意事项,一些市民自行制作或网购三伏贴的行为并不可取。有需求的市民还是应该去去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三伏贴治疗。
本报记者曹翀 孙煜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