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太原市委授予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法院机关党委“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红帆领航 指引法院事业发展
工作中,强化政治引领正航向,依托“党组负总责、机关党委组织实施、党支部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以党支部为单位、党小组为支点、党员为切入点,辐射带动普通干警。用活用好日常学习时间,利用山西好干部学习平台等做到学思践悟。对离退休党支部人员开展送学上门的活动,确保教育学习全员覆盖。做好党员集中培训,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党员进行集中培训轮训。
金徽亮彩 助力审判事业发展
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三站两庭一中心”,全力推动案结事了人和;用好“百聆解纷中心”,探索系列案“全流程管理模式”,创新推出“首案示范+类案调解”工作方法;加强诉调对接工作,与区调解协会、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第一人民调解委员会、区联合调解委员会签订诉调对接共建协议,同辖区14个街乡人民调解委员会签订对接协议,有效整合司法专业资源,高质高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元解纷需求;推进实施“四令一书”,即“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当事人本人到庭令、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以及离婚证明书”,协同妇联等单位运用家事调查、调解等机制,联动化解婚姻纠纷;聚焦老年人权益保护,建立“适老”诉讼服务绿色通道,妥善化解涉老赡养案件,守护最美“夕阳红”;打造枫桥法庭,传播枫桥经验,推出“枫桥人民法庭”专栏,不断拓展枫桥经验在实践工作中的运用;创新执源治理机制,强化执前履行引导、创新信用修复、建立执行“宽限”机制,规范执行终本程序案件管理,连续组织开展“信用修复”及“申报财产”集中行动;开展“三晋执行利剑”等重大集中攻坚执行活动,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实现“应执尽执”;联合公安局、检察院成立“百聆协作联动执行工作站”,有效整合职能优势,推动司法执行工作不断向前。开展微创新“要素式表格化瘦身判决书”,在民事判决书后附“提示告知书”、推行离婚证明书制度等举措,强化司法为民服务理念,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青荷育人 夯实组织后备力量
用好“传帮带”。近两年来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672课时、500余人次。逐步将党性教育、廉政教育作为新入职人员必修课内容,为干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树好学习目标。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优秀团队、学习标兵、优秀志愿者等170余人次,鼓励干警练好执法办案基本功,争做岗位排头兵;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2023以来机关党委考察发展新党员4名,预备党员2名,列为入党积极分子14名,为机关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生机活力。
橙心暖行 引领党群凝聚人心
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区教育局、团区委在法院设立全市首个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4名法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通过组织法院开放日、开学第一堂法治课、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法律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建立领导包联企业台账,开展“点对点”联企服务,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上门服务和法治体检;加强党建交流,与其他兄弟法院、辖区内其他单位、基层党组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实现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力量共融的党建新局面;用活用好宣传平台,通过推出“讲法品案”栏目,以真实案例、百姓故事讲细用活法律条例,进一步打造针对性的教育载体,截至目前共推出62期;建立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打通社区、校园普法堵点难点,连续三年推出建立为民办实事台账,为民办实事9类14项,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
蓝盾助廉 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念好“紧箍咒”,强化监督执纪。夯实日常监督的基础性力量,牢牢抓住关键节点发布廉政提醒,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织密“防护网”,营造廉洁生态。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警示教育,以案明纪、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营造反思、警醒、警示氛围。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将廉洁文化融入干警的一言一行和审判执行的每个环节,让干警在喜闻乐见中感悟到“方寸之间的清廉、细微之处的正气”。
本报记者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