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7版:省城要闻

未雨绸缪 应对得力

太原市平安度过此轮强降雨

  本报讯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从7月29日下午开始,太原市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到30日14时,全市普降大雨,太原城六区、清徐县、阳曲县的部分地区和古交市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太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表示,此轮强降雨期间,全市未发生人员伤亡事件。
  为做好本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7月2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防汛会商调度会议,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继承对全市防汛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层层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强化监测预警预报,落实直达基层的叫应机制,全面排查隐患,强化转移避险措施,做到应转早转、应转尽转,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按照防汛工作要求,近期,我市派出5个督导组,对各县(市、区)、示范区(开发区)防汛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我市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清醒认识防汛保安全工作已进入最关键的阶段,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极端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毫不松懈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市防指要发挥牵头作用,不间断开展督导检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严格落实防汛主体责任,层层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强化信息共享、联合会商和协同联动,筑牢防汛坚固防线。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扛起防汛救灾抢险的政治责任,坚持靠前指挥,加强统筹调度,推动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我市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汲取近期其他省市发生的暴雨洪涝、山洪、地质灾害等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教训,组织交通、水务、住建、城管、规划和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专家队伍下沉一线,指导基层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强化水库、淤地坝、尾矿库防范,强化城市排涝、道路交通安全运行,并针对重点领域迅速开展潜在隐患再排查、防范措施再落实。要对照风险隐患清单和整改台账,强化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限期完成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我市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落实应急救援处置准备。各应急救援队伍要进入临战状态,物资装备要做好随时调度的准备。加强抢险力量预置调配,在重点部位、薄弱点位等提前配置应急队伍,预置相关应急抢险救援物资装备,确保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各级各部门要视情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提前落实防撤抢措施,提前转移受威胁人员,要运用去年防汛工作经验,提前进行摸排,全面掌握受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威胁的人员情况,在强降雨到来之前提前组织转移,务必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务必做好安置和管理工作,防止转移人员私自返回导致伤亡事件发生。
  应急管理系统承担着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此轮强降雨期间,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剑明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开展防范应对工作,调度10市级应急队伍1800人进入应急状态;区(县)级应急管理系统强化组织,落实县、乡、村应急队伍3.3万余人,党员干部24小时坚守岗位,下沉一些排查,连夜转移撤离604人,全力组织排涝抢险救援,持续调度市、县、乡、村四级应急队伍3.3万余人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入汛以来,太原市防汛抗旱保障中心组织防汛会议10次,起草编制10余份报告、20余份文函,提出3项处置意见,编发预警工作提醒53次,累计向市、县300余名防汛责任人发送短信15万条,及时调度掌握历次雨情汛情,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资料,为全市防汛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群众性基础。
  面对“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太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表示,将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全力抓好当前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有力有效应对可能面对的汛情,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韩雅琦)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30期

  • 第2024-07-25期

  • 第2024-07-23期

  • 第2024-07-18期

  • 第2024-07-16期

  • 第2024-07-11期

  • 第2024-07-09期

  • 第2024-07-04期

  • 第2024-07-02期

  • 第2024-06-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