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7版:理论研究

李大钊的青年观与新时代青年教育

  

靳晴

  摘要: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提出“青春中华”的理念,其一生致力于呼吁青年觉醒。“青年不死,即中华不亡,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青春中华之克创造与否,当于青年之觉醒与否卜之。”面对国家生死存亡和青年群体的觉醒,李大钊认为应当用马克思主义来引领青年。李大钊的青年观对于新时代的青年同样有着重要价值,有利于培养青年责任意识,发扬奋斗精神,坚定青年理想信念。
  关键词:青年观;高校青年教育;“青春中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些话语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深切关怀,是党的领袖对青年一代发出的伟大号召,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指明了方向。回顾历史,在中华民族危亡之时,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词中说道:“吾人须知吾之国家若民族,所以扬其光华于二十稘之世界者,不在陈腐中华之不死,而在新荣中华之再生;青年所以贡其精诚于吾之国家若民族者,不在白发中华之保存,而在青春中华之创造。”“青春中华”“再造中华”的思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一、以“青春中华”令青年觉醒

  1916年8月,李大钊留学归国后深感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刻不容缓,回国后就创办了第一份报纸《晨钟报》。晨代表希望,钟便意为警钟,李大钊每日在报纸上写下一句警语。希望以警钟之震耳欲聋之轰鸣声,唤醒民族之自觉。李大钊认为,当时我们中国的出路不是保存旧中国,而是要摆脱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建立一个新的、青春的国家。
  李大钊认为,青年才是能担负起创造青春中华使命的最主要力量,因为青年是拥有着新机运、新使命、新力量的一群人,应是“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而不是“老辈把持之中华也,古董陈列之中华也”。遂李大钊提出:“须知吾青年之生,为自我而生,非为彼老辈而生,青春中华之创造,为青年而造,非为彼老辈而造也。”青年面对老辈的桎梏,应当自觉和自省,因此,李大钊认为,“觅新国家,拓新世界”,奋斗和征服世界是青年人的任务,为此他不断呼吁请青年人“厚青年之修养,畅青年之精神,壮青年之意志,砺青年之气节,鼓舞青春中华之运动,培植青春中华之根基,吾乃高撞自由之钟,以助其进行之勇气。”他对青年寄予厚望,希望他们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觉醒,在思想上要冲破历史桎梏,突破传统的束缚,勇于担当自己的使命,反抗沉重的社会压迫,通过青年自我觉醒推动真正的社会觉醒,创造理想的新国家。

二、青年要在青春中实现自我价值

  “苟已成白首之民族、白首之国家焉,吾辈青年之谋所以致之回春为之再造者,又应以何等信力与愿力从事,而克以著效?”他呼唤青年自我觉醒,激发青年爱国自觉,呼吁青年珍惜青春,善用青春,在国家的建设中实现自我青春之价值。以世间万物所经历的生死、盛衰、青春、白首这些消长的过程都不过是宇宙无尽青春中的一个部分,白首中华将死即青春中华之再生再造。要想改变当下的环境与未来,唯有号召中国青年勇担中华再造之大任。唯有打破三纲五常等旧观念的枷锁,才能真正创立一个全新的中华民族。摆脱旧观念的前提是学习历史,理解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理解历史,结合历史,通过大历史观对青年学子进行宣传教育,才能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同时,他倡导青年要结合实际,正确认识国家现状和形势,把握世界的发展脉络和前进走向,避免盲目爱国。他以青年之精神唤起众人之沉迷,号召广大有志青年“以青春中华之创造为唯一之使命”,呼吁广大青年勇往直前,冲破旧文明,去创造理想的中华。

三、“青春中华”再造的实现路径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的培养是关乎社会发展与民族未来的重中之重。高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和重要职能。李大钊的青年观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与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教育需求完美契合。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对李大钊和李大钊青春思想的学习,加强学生在各方面的学习与培养,砥砺青年志,共创时代新青年。高校可以将李大钊的“青春中华”观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研读李大钊经典著作,理论联系实际,用经典来指导实践、鼓舞青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李大钊青年观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大钊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作者单位: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06期

  • 第2024-08-01期

  • 第2024-07-30期

  • 第2024-07-25期

  • 第2024-07-23期

  • 第2024-07-18期

  • 第2024-07-16期

  • 第2024-07-11期

  • 第2024-07-09期

  • 第2024-07-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