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彬
摘要:煤炭开采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煤炭采掘和相关活动所产生的排放物质,可能导致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健康构成潜在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煤炭开采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减轻负面影响,维护周围环境和人群的健康。
关键词:煤炭开采;环境健康;人群健康;应对策略
煤炭开采是全球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产生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表沉陷、水土流失、废弃矿山治理、粉尘与气体排放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些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影响因素
大气污染:首先,煤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气体污染对周围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对附近居民的呼吸系统和健康构成潜在风险。煤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可能含有煤尘、硅尘、以及其他有害颗粒物质。当这些粉尘进入空气中时,它们会使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升高,造成空气质量下降。这些粉尘很容易被人体吸入,尤其是对附近居民来说,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粉尘的环境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其次,煤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气体污染物,这些气体污染物不仅会造成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升高,容易导致周围居民发生呼吸困难、头晕等健康问题,同时也会与空气中的水汽反应形成酸雨,对自然环境和土壤造成破坏。
水资源影响:首先,煤炭开采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和水资源的匮乏,对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煤炭开采过程中采煤工作面的直接井下采矿和地下矿井废弃物的填埋和堆放,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当地下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将影响当地居民的用水需求和农业灌溉。其次,煤炭开采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废水排放、采煤过程中的化学品使用以及矿山降雨冲刷等方式导致水质污染。另外,煤炭开采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的匮乏。煤炭开采需要大量用水,会消耗地表水和地下水。这将导致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不足,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造成直接的影响和困扰。
土地资源破坏:煤炭开采导致的土地沉陷和植被破坏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煤炭开采过程中,常见的露天开采和地下采煤方式会导致地表土地的破坏和沉陷。在露天开采中,采煤机械设备和矿石的挖掘会破坏原始植被,改变地表地貌,大量废弃物的堆放也会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而地下采煤过程中,矿井塌陷和地下空间的塌陷会导致地表地面沉陷,使土地失去原有的平整和肥沃度。露天煤矿采矿过程中,矿坑和废矿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导致植被被破坏和土地荒漠化。对于地下采矿,地下挖掘过程中也导致下方土壤和植被层的破坏,地表上可能形成塌陷坑或者地面塌陷现象,从而导致地表植被生长受到影响。
二、应对策略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及时监测空气、水质和土壤污染情况,采取治理措施减少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使用各种传感器在不同地点安装用于监测空气、水质和土壤的污染情况。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然后将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记录。在空气污染监测方面,部署空气质量传感器,监测颗粒物、有害气体和臭氧的浓度。此外,对水质进行监测需要考虑水中有害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浓度,可以使用各种水质传感器进行监测。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可以使用土壤探测器来监测土壤中重金属、化学物质和有机物的浓度。
积极开展居民参与和社区沟通,了解当地居民的健康诉求,加强风险沟通和信息披露。可以通过举办社区会议、成立环境健康委员会或设立在线平台等方式,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健康诉求和关注的环境问题。通过与居民和社区密切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关心的问题,并制定更贴近实际需求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推动煤矿开采技术的创新,降低粉尘和气体排放,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使用先进的粉尘控制技术,这包括采用湿式喷淋、覆盖层和粉尘抑制剂等技术来降低煤尘的产生和扩散;采用清洁煤矿技术,这种技术包括洁净煤设备、粉尘收集系统、高效过滤器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实施煤矿废弃物管理,采用现代化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包括矿山回填、煤矸石处理和再利用,以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加强监测和治理,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及时监测煤矿周边区域的空气、水质和土壤污染情况,推动煤炭企业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三、结语
煤炭开采对周围环境与人群健康造成的影响是复杂的,需要从技术改进、环境治理和社区参与等方面进行综合应对。本研究提出的应对策略有助于减轻煤炭开采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的不利影响,推动煤矿开采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雯,赵坤.探讨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策略[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14):58-60.(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