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周邦彦先生寄来他编著的新书《背包银行》,让我回味无穷。
《背包银行》以夏县农信社为背景,分为“背包银行”奠基人、“背包银行”传承人、“背包银行”新传承人、“背包银行”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四部分。全书以朴实的文字,讲述和讴歌了夏县农信社奠基人石学增、贾宏元、张梦斌、赵联珍、范珍香可歌可泣的创业事迹;传承人周邦彦、邢双安、邢效德、郭有元、杨满仓、祁菊花、马合清模范带头作用;新传承人冯玉锁、李锋杰、王晨选、范晓云、王旭狮及各部门共同努力、奋力拼搏取得的可喜业绩。
2023年9月,省联社在运城举办《背包银行》图书捐赠仪式,全省各级农商银行负责人参会。倡议全省农信系统员工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把阅读《背包银行》与学社史结合起来,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吸取营养智慧,涵养道德情操。
夏县农信人一代接一代,传承发扬背包精神,走村串户,田间地头,为群众服务,支持生产的先进事迹,镌刻出可爱可敬的信合人群体。正如中国金融作协主席阎雪君2000年出版的《原上草》那本书里讴歌大同农信人那样的情景:“那群信合人衣上沾着田里的泥巴,身上浸着农民的汉味和羊膻味,眼中眨着朴实的智慧,嘴里甚至哼着地道的山乡情歌。他们的身影总是融化在田野和农民之中,他们是为农民而活得有滋有味的信合人。这群人在中国广阔的农村已默默工作了五十年,他们的功绩,像种子一样被深埋在土地里,人们端起饭碗的时候,很难想到‘粒粒皆辛苦’里面也有他们的汗水……”
《背包银行》的出版,在全国金融界引起热烈反响和共鸣。周邦彦先生先后到浙江、甘肃等省农商银行进行捐书活动。他极具引领和带头才能,他更有时代的灵性和历史的责任感。在他任期内,带领夏县农信社员工,积极支持“三农”,助力当地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得到党政部门肯定,他无愧于“信合功臣”的称号。夏县荣获“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县、国家蔬菜基地县”等荣誉。耄耋之年,他不顾体弱多病,笔耕不辍,编著《背包银行》等书籍,令我敬仰。
我在总行借调时认识了周邦彦先生。1990年6月,总行信合部在成都召开全国部分省市先进工作者座谈会,我发放会议资料,认识了从山西老家参会的“老先进”夏县信用联社主任周邦彦。1991年,听说他评为全国信合系统第一位高级经济师,真为他高兴。
周邦彦先生1954年参加信用社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背包银行》最初经历者和模范践行者,是夏县信用社主要创办者和发展见证者,是全国信合系统荣获中国人民银行、全国金融工会、农业银行联合颁发的“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他编著的《信合六十年》荣获北京文化出版社夏季图书展“优秀图书奖”。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专门写信祝贺和称赞他的杰出贡献;2014年7月,运城市总工会、人民银行、银监局、金融办、信用联社联合授予他“信合功臣”。
“背包精神”源自二十世纪50年代用来描绘千千万万老一辈信合人身背帆布包,装上现金、放(收)款凭证、圆珠笔、复写纸,把金融政策、便民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至千村万户,夏县农信社就是背包精神的发源地之一。
由“背包精神”引出的“背包银行”,深受群众欢迎,它成为金融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标志。如今,“三农”有需求,农时不等人,“小微”需扶持,经济要发展,农村金融仍需适时支持。现在背包虽然款式翻新,或是不再肩背变手提,或是原来凭证变手机,或是包内设备已升级,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责任与担当。
近日看到两则消息,一则是运城夏县水头支行组织员工,大老远冒着酷暑,为腿脚不便的百岁老人上门办理密码重置业务,以取出“救命钱”。另一则是临汾尧都农商行路东支行接到商户求助电话,说刚开立对公账户和企业网上银行,第一次转账支付进货款忘记了操作流程。想到客户一个人看店不便出门,支行当即表示“您稍等,马上来”。不到10分钟,工作人员冒着35℃高温赶到店里,手把手指导商户使用企业手机银行,并把转款流程、安全使用知识当面发给客户,以备急用。这样优质、高效、贴心服务就是“背包银行”的传承,为“普惠金融”提供了保障,为“养老金融”增添了光彩。
我省农信社近年改革化险提质增效取得巨大成就,各项存款突破一万亿大关,这都是一代又一代农信人“背包银行”精神的结果。他们坚守红色初心,弘扬“背包精神”,深入村户,推广和拓展业务,寒来暑往,风吹日晒,用淳朴扎根基层,深耕“三农”,细作“小微”,诠释了新时期“背包银行”精神的时代内涵。
随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贯彻落实,《背包银行》将会有更大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领域。背包很轻也很重,装的是人民群众的重托和希望。愿《背包银行》永葆服务“三农”的青春活力!
作者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农行山西省分行退休。
杜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