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理论研究

以高水平法治助推山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乔嘉晨

  2024年5月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关于旅游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在优化文旅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推动山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应当创新思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走法治化和规范化发展之路。
  一、法治引领,奠定文旅产业发展基础
  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是关键一步。1982年,国务院有关部门着手开展旅游法起草工作,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在1988年均确立了旅游法立法计划。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实施。2017年《山西省旅游条例》公布,2024年《山西省旅游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法律法规为不断蓬勃发展的文旅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法治驱动,推进文旅产业规范化
  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必须以法治驱动全过程、全链条,持续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文旅产业的核心要义是“体验感”,要让每个消费者在旅游时体验到服务人性化、制度规范化、治理法治化。一是法治驱动旅游住宿发展。相关部门依照《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对住宿行业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日常监管。事前监管包括对住宿提供者的产品及服务定价、安全保障、合理宣传、正当竞争等方面的监管,事中监管即在住宿行业日常运行中进行实时监管,事后监管则是在消费者和住宿提供者之间发生争议后快速介入、妥善处理。二是法治驱动旅游出行发展,为游客提供多种方便、安全、舒适、个性化的出行选择。相关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公共交通行业规范,做好假期应急调度措施,满足游客的区际转移需求;严格依法打击出租行业拒载、乱载、宰客等乱象,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让“放心来、放心行”成为山西省的旅游名片。三是法治驱动旅游融合发展,确保文创、文博、康养等领域在法治轨道上发展,让法律法规为消费者购物提供坚实保障,持续提高服务质量与诚信经营水平。
  三、法治保障,保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法治保障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集约型到智慧型的转变,要求文旅产业发展不能操之过急,而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保护与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法治保障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法治能够为旅游新模式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和精神动力。法治推动“旅游+文创”“旅游+文博”“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为不同元素的融合提供制度保障与支持,让整个文旅行业敢创新、会创新,同时也要保创新、促创新。三是法治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内法层面,有原文化部2006年出台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等。在国际法层面,有我国1985年加入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于2023年发布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西安宣言》等。各地须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做好保护修缮、展示阐释、监测预警工作,探索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科学管理、全面展示的有效路径。(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法学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20期

  • 第2024-08-15期

  • 第2024-08-13期

  • 第2024-08-08期

  • 第2024-08-06期

  • 第2024-08-01期

  • 第2024-07-30期

  • 第2024-07-25期

  • 第2024-07-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