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高皓月)“省自然资源厅注重需求驱动与供给引导相结合,有效整合各类增量、存量和流量,土地资源合理流动、高效集聚,2020年以来批准建设用地65.06万亩,年均增长6.4%。”这是记者在10月30日由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截至目前,我省高质量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成型,省级规划位列全国第6家获国务院批复,编制山西中部城市群等专项规划,优化解决了1760个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用地难题。在全国自然资源系统率先推行自然资源行政审批三级联审,实现了全业务全流程网办,审批效率大幅提升、群众办事更加方便。明确全省91个县(市)建设用地授权委托事项,省政府和厅本级审批用时均大幅缩减,省市县三级用地预审时间全部压缩至10个自然日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网上交易,大力推进“标准地”“净地出让”,省级以上工业类开发区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方式出让,改革至今共出让1752宗、面积13.05万亩。
据悉,11月中旬,全国标准地改革工作现场会将在我省召开。创新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模式,统筹近8000亩指标专项用于开发区、重点工程、民营企业等重点项目落地需求。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武耀文介绍,省自然资源厅从2018年组建以来,按照“多规合一”改革要求,初步建立起标准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据了解,全省共划定耕地面积5650.3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4749.02万亩,严格将国家核定任务落到实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41万平方千米,构筑起保障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在严格落实国家划定规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域间发展差异,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规模进行全省统筹,实现城镇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