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一线传真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激活技术创新动力引擎

  今年四季度以来,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本着“技术攻关、创新创效”的工作理念,通过内聚外引完善创新体系,立足现场创新工艺攻关,强化管控驱动技术转化,切实以技术创新带动生产创效,奋力冲刺全年奋斗目标。

“内”聚“外”引
让创新链条活起来

  汾西矿业持续放大创新工作室“集群效应”和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效能,将各基层单位的34个不同专业的创新工作室进行联结,成立创新工作室联盟,聚焦瓦斯治理、顶板监测、节能降耗、运输供电、智能洗选等重点领域,精准攻关,力争用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内部资源“聚”起来,外部资源“引”进来。与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积极探索“理论创新—现场试验—示范应用”学研用链条式创新模式。同时稳步推进项目评价,定期组织科研项目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机构进行评价,确保项目成果有价值、可复制、易推广。

“困”中寻“机”
让创新加速跑起来

  “抗压强度大于20MPa,存在稳定性较高的夹矸,顶板坚硬难以垮落,煤层局部瓦斯含量大,具有II级自然发火倾向。”双柳煤矿生产工作面面临顶板治理、瓦斯治理、火灾防治三重难题,要实现安全生产,难度可想而知。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技术团队立足现场,向最难之处攻坚。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给出了“顶板水力压裂改性—高位瓦斯抽采—采空自燃防治”链条式复合灾害防控的解题思路,在充分认识岩层裂隙发育规律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布置钻孔抽采瓦斯,厘定自燃危险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极大地提高工作面回采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四季度以来,汾西矿业聚力在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卡脖子”技术难题上进行攻关,加快成果转化,涌现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开展110kV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实现配电网故障精准定位,切实降低劳动强度、运维费用。智能锚杆的应用与研发,实现支护锚杆应力无人实时监测、在线预警,为及时确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上隅角瓦斯精准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采用大孔径钻孔代替横贯抽采,大大减少横贯施工费用,在双柳煤矿回采工作面应用后,预计每年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40万元。

跟踪问“效”
让创新引擎强起来

  汾西矿业持续加大项目管控力度,突出“实用、有用、管用”原则,形成以问需现场、立项选题、过程管控、项目结题、成果转化、评价验收、成果鉴定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建立重点项目周跟踪、一般项目月把控、所有项目季度汇报的动态管控机制,切实将技术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截至目前,汾西矿业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山西焦煤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达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获授权国家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7件;3项技术成果转化推广项目新增效益2532.4万元。

李晓琼 丁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05期

  • 第2024-12-03期

  • 第2024-11-28期

  • 第2024-11-26期

  • 第2024-11-21期

  • 第2024-11-20期

  • 第2024-11-14期

  • 第2024-11-12期

  • 第2024-11-07期

  • 第2024-11-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