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4版:视野

曹乃谦小说的精神生态学维度探析

  

大同大学文学院 陈利娟
一、自然生态

  曹乃谦的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黄土、沟壑、山崖、山坡等词语,“沟沟坎坎坡坡梁梁”,这正是雁北地区黄土高原典型的地貌特征,这里高寒多山、风多沙大、土地贫瘠,出产微薄,也就是说这里的自然生态非常恶劣。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农民的生活极度贫困,人们在“食与色”难以满足的困顿中,无望而又坚韧的活着,伦理道德失去了应有的约束作用,或者说人们已经无暇顾及伦理道德。

二、精神生态

  鲁枢元教授提出了精神生态学理论。人与自我的内部生态状况被称为人的“精神生态”,是一种个体生态。调整好个体的精神生态对于人自身和他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和谐平衡的精神生态会主导人的行为遵从社会习俗的约定,而人生观、价值观、欲望、情感、信念等精神变量是影响精神生态状况的主要因素。曹乃谦笔下的温家窑人处在“食与色”的困顿中艰难度日,基本的生存欲望难以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态严重失衡,人性表现出了狰狞而又丑陋的一面,并导致了一幕幕的惨剧。
  蛋娃因为老柱柱家上门窗请村里人吃油糕,没请他,一气之下跑到老柱柱家的玉米地里,锄到了一大片玉米苗。愣二因出不起彩礼,他喜欢的姑娘嫁给了别人。愣二疯了,整天躺在炕上,“杀人,杀人”地喊叫。福牛疯了,两手狠狠地抓自己的脸,抓得血肉模糊,又拿一块大石头朝自己的头狠狠地砸下去。羊娃在西沟的歪脖子树上上吊了。玉茭因生理饥渴导致心理扭曲,慌乱中砍伤了爹咬伤了妈,随后被家人活活饿死了……

三、社会生态

  人与他人之间的生态状况称“群体生态”,也称“社会生态”。人的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两者相互影响。人只有能保持好精神生态的相对平衡,才能维系好所处群体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良好的社会生态也有利于个人精神生态的良性发展。反之,则会形成恶性循环。温家窑有很多光棍,这些人绝大部分精神生态失衡。再加上特权阶层以权谋私,比如村里的会计,家里就有吃不完的白面,人们对他既恨又怕。下乡干部老赵权色交易,让玉茭的哥哥当了让人羡慕煤矿工。所以整个温家窑的社会生态失衡,呈现出一片灰暗惨淡的色彩。因为贫困,黑蛋跟亲家朋锅(两个男人共娶一妻),老柱柱跟弟弟朋锅,这两个男人内心压抑又憋屈。狗子为了不让会计霸占他家里唯一的财宝———棺材,自己死在了棺材里……
  基金项目:大同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大同作家曹乃谦研究,课题编号:2020K31。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10期

  • 第2024-12-05期

  • 第2024-12-03期

  • 第2024-11-28期

  • 第2024-11-26期

  • 第2024-11-21期

  • 第2024-11-20期

  • 第2024-11-14期

  • 第2024-11-12期

  • 第2024-11-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