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灵石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改革、强化保障、扩增资源、提升质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走进灵石四中沙峪校区,崭新的标准化教学楼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教室内,学生们正在上课,先进的多功能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据介绍,该校区占地面积39.18亩,建筑面积21416平方米,包括两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为4轨九年一贯制学校,今年秋季共招生253人,其中初一145人、一年级108人。
灵石县第四中学校长郭剑锋说:“我们沙峪校区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两个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能实现课程的整体设置和学生的系统培养,我们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教育质量,通过我们强化管理、推进课改,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为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与灵石四中沙峪校区同期投入使用的还有县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在校学生49人,包括智力、精神、语言、视力等多种残疾类型。学校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的障碍类型、程度、评估结果等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个别化教育方案,为特殊学生提供专业且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全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灵石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建亮说:“灵石县特殊学校建成并投入运行,满足了本县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学校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教育服务,让他们能接受适合自身的教育,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推动教育公平,保障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使他们在平等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运行半年来,已有近50名灵石县特殊儿童在校就读。学校不仅传授知识,还全方位给予生活帮助,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劳动技能及社交能力,为他们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反映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窗口,承载着无数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殷切期望。今年,灵石县部分新学校的落成启用,成功推动县城区众多中小学生实现了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跃升,从“教育普及”迈向“优质均衡”的蜕变,从“教育全覆盖”进阶为“家门口的优质教育”的跨越,以改革创新之笔,书写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肖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