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悦读茶坊

虽是你的花期,但我要倾诉这番耳语

——读诗人田富全的诗(代序)

  •   好友田富全要出一本诗集,嘱我为他的诗集写几句话,我不是科班出身,说不出玄奥和硬气的理来,也就是说,我把自己从头到脚地看了一遍,瞅一瞅,浑身上下也打不出一颗钉子来,怎么办?我想出的办法是:只能低下头来一首一首地读他的诗歌,以避免无的放矢。也好在他的面前滥竽充数、蒙混过关。


      田富全的诗歌好读,读起来也不艰涩,并且还不失诗意。这在当下的诗歌写作中难能可贵。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诗歌在现时的诗歌写作中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已经发旧。时代在变,而诗歌表达的方式也应该在变。是的,诗歌表达的方式应该变,应该变得更好,变得人心所向,变得更加迷人和出类拔萃。而当下诗歌的粗糙,和其貌不扬,就像出现了旱情一样,诗意的表达并不茁壮。这具体表现在诗歌在裂变上的轻浮和沉思上的梗阻。毋庸置疑,诗坛上的糗事比比皆是,盲从、搞怪、跋扈、口水,吆喝声一片,而读者对于诗歌的向往,却不断在嘀咕声中发生着熔断。这是事实。当然,顺便说一下,我并不反对诗歌恰逢其时的探索,和锐意地生长。当然,这种探索应该是可靠的,是建立在庞大读者信任的底座上进行的,而不是一意孤行。下面,我们来看看田富全写的这首诗,这首诗,我不敢说他写的多么好,但至少我是接受的,我是能从中受到一些灌溉的。
      桅杆,紧紧揪着破旧的白帆/黑着脸的乌云,狂风/海腥味,嘶哑的鸥鸣//绝望在岩石上露脸// 一行闪电/倏地,在桅杆处炸响/和撕裂/撕裂处有一行光亮//另一个我,在桅杆下顿悟

    ——《桅杆处,一行闪电》

      我们说写一首诗要给人以愉悦,要给人以斗志,或要给人以对于愚蠢和滥俗的嫉恶如仇,等等。这或许是一首诗的精神和教益的作用。否则的话一首诗歌写出来就是糟粕,就是呕吐物,你劝读者买账,恐怕读者是捂着鼻子要走的。
      就田富全这首《桅杆处,一行闪电》来说,我认为这首诗是给人以斗志的。作者选择的诗歌题材和角度是高昂的,这是对世俗飘摇的一种抵触。这种立意来自于作者对闪电和乌云的征服和反抗。生活中,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常常表现出精神上的骨折,不去迎接,不去冲锋,从而也就无从抵达。
      这首诗在语言上的硬气,譬如:破旧的白帆、黑着脸的乌云、狂风、嘶哑、绝望、岩石、闪电、撕裂……都在巩固着一首诗歌的信仰和形象,而不是让内心的倔强被席卷和在蹲伏中倒闭。


      爱情诗是一个写不完的题材,当然,别误会,其他题材也是写不完的。就诗歌而言,不论是什么题材的写作,只要是写出了新意,只要是写出了温度,哪怕是写出了一两句与众不同的话来,就是对语言的一次推进,就是和语言一次锦绣的邂逅。这种推进和相逢是偶然的,也是作者在虚脱和冲动中日日夜夜的寻找。
      我读到过作者写的一首爱情诗,从中让我领略到了一些作者的苦涩和甜蜜。
      还是在那棵树下/有相逢的颤栗,和/静谧时的心跳//目光里没有锈迹/心跳里没有灰尘/深情的话语里/像是有深情的火山//那斜枝横逸的影子/肯定不是我的腿脚!/那言之凿凿的理由/肯定不是我的嘴脸//山峦是我书写的证词/溪水是我长久的述说//假如时间还会重新生长/我依然会对你有蓬勃的祈求

    ——《还是在那棵树下》

      这首诗是对澎湃爱情的一次回忆,诗中语言和表达的节奏非常克制,作者在诗中没有鲜艳和焦灼的宣言,他的挚爱在他分行的文字里斑斓着,同时,在这种斑斓里亦妖娆着纯洁。
      一般情况下,许多作者在写爱情诗的时候,不乏海誓山盟,卿卿我我和情不自禁,此情此景下这样写出的爱情诗难免用词过大和毁坏了诗意,使理性决口。是的,激情大于理智是会瓦解诗意的,它会淹没你的想象,就像河水失去了控制,失去了章法。
      这首诗的好读在于语言的修饰部分,诗性的语言照亮了整首诗的脸庞,让人享受到了语言所带来的亢奋。当然,我也不否认这首诗中有瑕疵的地方,譬如:有相逢的颤栗;那言之凿凿的理由。像这样的句子就缺少一些景象和暗示。
      作者是个新手,在写作上曲曲折折,我们不能强求一个写作者在写作上的手艺。我相信,在写作上,只要热爱,就会靠近。


      我注意到这本诗集的大部分都是短诗。这在当下符合读者阅读上的需求,因为当下时代的换挡,更多的人是与时间在掰着手腕。写得短些,这会让读者在阅读上减轻一些压力。同时,这也提出来一个问题,写的短些,这要考验一个作者在培植语言和形象方面的本事,也就是说你创作出的作品是否精致,是否能够在这短短的几行诗里表达和爆发出你沸腾的诗意,这就要看作者是否有这方面娴熟的技术了。同时,这娴熟的技术里一定也包含了艰辛。
      留白,还有/寺院落满灵犀的诗句/钟声一阵紧过一阵/漫过原野/优雅/全是钟声的目光和眼神

    ——《雪和钟声》

      你像条鱼/隔几天就从水里/探出头来//于是,愉悦的闪电/便从我心头划过/与你相遇

    ——《灵感》

      这是我有倾向性地选读了他的两首短诗。当然,我的这种选读和推荐只是撷取了他诗歌中光溜的部分,这里,我不能以偏概全,说他的诗歌篇篇都能荡漾,都能够泛出波澜。在这里,假如我为他的诗歌言过其实、花言巧语、闪烁其词的话,那就是典型的“语言腐败”。
      就这两首短诗来说,我觉得这里面有着灵感写作的成分,通常情况下,作者在平时思考的多了,以及和语言长久的亲密,加之对某一事物在大脑中的沉淀,在路上或是在梦里,晶莹的灵感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出现。
      不是吗?作者写的这首《灵感》,想来,就有这方面的体验。
      这里,我也把两三首好的短诗推荐给作者,也许会在作者崎岖的创作和颠簸中起到一点磁性的作用。

      父子|冉仲景

      亲爱的儿子/我无力为你购买汽车和道路/只好蹲下身来/把你松开的鞋带系紧

      担心|张常美

      天空中又少了一些亮闪闪的硬币/我想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森林里又少了几棵大树/肯定还有人在暗处偷偷建造着梯子

      菩萨|王单单

      飞机摇晃得有些厉害/我使劲握住挂在胸前的菩萨/平安着陆后,它湿漉漉的/像被刚才的气流/惊出一身冷汗
      富全先生,有意思吧,我想,哪怕你认为有一点点意思也行。


      这是你的花期,但我也有如下的耳语:
      《故乡的月亮》这部诗集的出版,应该看成是你阶段性或是你写作中的一个段落。从诗集整体上看,作者的创作势头已开始上扬,开始破晓。那么,如果平时作者只要注意积累词语,和词语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注意修辞和事物内在的榫卯结合,让意境拔节,就会让所写的内容荡开,就会让一首首诗歌抬起头来。
      这部诗集的出版,就像你在田径场上,或许会让你向着诗歌的内道和读者的目光渐渐地靠拢。
      诗歌写作是一次长跑,它最大的敌人是世俗的勾引,因此说,我们能不能战胜这个对手,这要看我们有没有忘我的抗拒,每每,这应该成为我们写作中既定的契约。
      每一句,每一行和每一首诗歌的写作,都是对思考和身心的一次次蹂躏,没有被锤打过的灵魂,写出来的作品也只是毫无信念的流水。
      展开你的想象翅膀吧,作为一名诗人,你会被倏然间闪烁的词语,一遍遍地加持。

    赵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06期

    • 第2025-01-28期

    • 第2025-01-23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14期

    • 第2025-0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