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市场监管

融资破难题 专利变“红利”

——运城市市场监管局巧引“金融活水”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专利质押融资获得的贷款是2024年12月份到账的,正好赶上公司的订单高峰期,资金迅速就投入到生产上了,这笔贷款不仅确保公司圆满完成了全年的任务指标,更帮助我们扩大了产能。”近日,在位于运城市闻喜县的新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条条玻璃制品生产线繁忙运转,一辆辆运货车来回穿梭,将生产好的成品和半成品迅速运往不同的区域。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得益于知识产权金融的“浇灌”,当前公司的生产热情更足、发展活力更强劲了。
  闻喜县新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内销外贸于一体的玻璃生产企业,主要以生产及加工各类玻璃器皿为主,注册有“法兰晶”“晶丽方”等商标。2024年,在运城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了1000万元贷款资金,及时解决了资金难题,把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知识产权既是创新成果的保护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近年来,运城市市场监管局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扶持力度,多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企对接活动,构建政银企三方沟通机制,为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打通质押融资“最后一公里”。
  科创型企业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资产主要集中在无形资产上,如何将“知产”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资产”?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作为科创型中小企业,我们急需资金来推动研发,但传统融资渠道往往难以满足我们的需求。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的同志多次上门宣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并为我们‘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公司先后通过专利权质押融资获得了1000万、3000万、5000万、1000万四笔贷款,解决了融资难题,才有底气去进行镁、铝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必要保障。运城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深入全市新能源、专精特新及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重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发掘企业潜在需求,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的指导和服务,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逐年大幅增长,从2023年的2.9亿元到2024年达7.93亿元,同比增长173%,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025年,我们将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加大政策宣讲和融资产品推介力度,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企纾困工作,让知识产权切实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以创新驱动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陈卫 通讯员尚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06期

  • 第2025-01-28期

  • 第2025-01-23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14期

  • 第2025-0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