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陆县城北幼儿园 杨慧萍
摘要:当下社会,幼儿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其对儿童未来成长的深远效应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认知。伴随教育观念的持续革新,人们愈发意识到,幼儿时期是个体认知发展、思维塑造及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计算能力
幼儿早期,其大脑犹如一张未经涂抹的白纸,展现出高度的可塑性。在幼儿教育的整体框架中,数学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不单是助力幼儿掌握基础数字观念及运算技巧的关键,更是引领他们学会以逻辑思维剖析并解决问题的桥梁。然而,在实际教育实践中,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及家长存在观念上的偏颇,过分强调计算能力的重复练习,却忽略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步培育。
一、融入趣味游戏课程,激发数学思维与计算兴趣
数学教育不应成为单调的灌输过程,而应转变为富有趣味性的探索之旅。将数学的奥秘巧妙融入游戏课程之中,促使幼儿在欢愉的玩耍中自发思考,从而点燃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热烈情感。借助趣味横生的游戏,幼儿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逐步接触并理解数学概念,进而构建起逻辑思维的框架。
在“模拟超市”的游戏环节中,教师可精心布置一个仿超市的场景,陈列各式各样的玩具及生活用品,并标注上相应的价格标签。为幼儿分发一定数量的“模拟钱币”,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商品,并自主计算所需支付的总金额。譬如,当一个玩具的标价为5元,幼儿选取了3个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启发他们思考如何运用加法来计算出总消费金额。此外,教师还可适时抛出问题,如“你手中有20元,购买这些玩具后,还剩下多少钱呢?”从而引导幼儿进行减法运算的实践。
二、运用直观教具教学,助力逻辑思维与计算理解
幼儿的思维方式侧重于直观形象,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因此,运用直观教具能够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助力幼儿通过视觉、触觉等多重感官体验数学,从而更深入地把握逻辑关联与计算法则。
以图形认知为例,教师可事先准备各式各样的积木,包括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展示这些形状各异的积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它们的独特特征。随后,鼓励幼儿亲手触摸,切身感受不同形状积木的边与角的差异。紧接着,教师可以设定一项任务,比如“请找出所有三角形积木,用它们搭建一个小房子”。在搭建过程中,幼儿需动脑筋思考如何组合不同形状的积木,这一过程涉及空间逻辑思维的运用。同时,教师还可以适时提问:“搭建这个小房子一共用了几块三角形积木和几块正方形积木?”引导幼儿进行数量的统计与计算。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幼儿不仅认识了各种图形,还在动手实践中领悟了图形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了简单的数量计算技巧,有效提升了逻辑思维与计算能力。
三、开展实践操作活动,锻炼数学思维与计算能力
幼儿时期,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手实践是开启数学学习之旅的关键。此阶段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的数学概念难以通过单纯理论灌输被其掌握。借助实践操作活动,幼儿能在亲身实践中领悟数学,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感知,进而有效培育数学思维和提升计算能力。
以数字与数量对应关系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备齐多色积木及标有1至5数字的卡片。教学初,随机将卡片置于桌上,并将幼儿分成小组。随后,教师发出如“寻取数字3卡片,再以积木拼出相应数量”的指令。幼儿依据数字点数积木,在此过程中,通过摸触、拼摆积木,直观体会数字与数量的关联。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如询问“若再添两块积木,总数为何”,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尝试简单加法,加深对数字运算的理解,于实践操作中持续强化数学思维与计算能力。
四、打造数学主题环境,浸润逻辑思维与计算意识
环境作为一种关键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深远的隐性影响。构建一个富含数学元素的主题环境,能使幼儿在日常熏陶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数学知识,唤起他们对数学探索的兴趣,于无声处培养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师可在教室一隅创设“数学乐园”。墙面上贴上色彩斑斓的数字童谣海报,幼儿在吟唱童谣的同时,轻松掌握数字知识。投放一些数学拼图玩具,例如将基本几何形状拼组成小动物图案,让幼儿在拼搭过程中既认识图形,又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在该区域陈列一些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用具,如小型秤、量筒等。在自由活动时段,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秤来比较两个玩具的重量,用量筒来测量不同容器的水量,让幼儿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置身于浓郁的数学氛围中,逐步增强逻辑思维与计算意识。
五、结语
总结而言,幼儿时期数学逻辑思维与计算技能的同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家庭,都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两者协同进步的重要性。借助科学且合理的课程规划、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及富有趣味性的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在掌握计算技能的同时培育逻辑思维能力,在运用逻辑思维处理问题时增强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巧玲.蒙台梭利幼儿数学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观察,2020,9(24):101-103.
[2]王洁梅.适度培养大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J].华夏教师,2018(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