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是西方绘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画种,形成于15世纪的欧洲,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但油画真正被引进中国并广泛传播是20世纪初,“西学东渐”大潮下的留学运动使“西画东渐”成为一股时代潮流,带动了西洋画在中国的传播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西方具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质的油画开始真正传入中国,并努力完成了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理想和愿望。20世纪是西方油画在中国传播与发展极其重要的100年,在一个世纪的风雨和坎坷中,给后人留下许多沉思。如今,中国油画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存在,而且在技法、材料、造型、观念等许多方面成为一种传达人文精神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
中国油画是中国现代文明的一笔特殊财富,它以图像的方式记录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在20世纪的历史进程,以及艺术家在创作中表达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想。因此,评价作品的意义,解析它在中国油画历史长河中的作用,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并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事情。本书选取了20世纪不同时期的中国油画作品,试图通过画面了解它们传达了怎样的思想与观念。其实,每一幅作品都是独立的,背后都有一个长长的故事,如果将它们连接起来,也许就是20世纪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部视觉史诗。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幅油画作品不仅具有审美的价值和作用,还是历史的证据。
本书以“看图说话”的方式,对20世纪以来具有一定影响的油画作品进行简单而概括的描述,使我们再一次沉浸在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每一位油画家鲜明的个性、坚定的立场和明确的态度,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100多年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意义深远,意味深长。事实上,任何一幅油画作品本身都蕴藏着比文字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力量,在视觉上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张力。
20世纪以来,关于西方油画在中国的传播与交流的文化现象,已经被更多的学者从文化史和艺术史等不同的角度加以研究,而100多年来的学术进展,构成了相关研究的特定范围。这里呈现给读者的作品,在20世纪以来的不同时期都产生过不同的影响。不同的美学认识和不同的视觉经验一定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其实,我所做的就是努力将那些具有一定影响的作品汇集起来,对它们进行言简意赅的解析。它们的汇聚,在很大程度上奏响了20世纪中国油画的交响乐章。严格地说,作品的选择并没有被捆绑在艺术史的时间线索之内,而是穿越“时间线索”展开的。毕竟,这种“看图说话”的架构方法不是艺术史,而是通过看“图”来重新理解中国油画,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因为,艺术是思想和灵魂表达的一种情感需要。艺术品不仅仅是作品,更是每一个艺术家在他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德拉克洛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绘画是一种不会饶舌的艺术,我认为这是它最大的优点。”这句话在很多年前曾给我极大的触动。我相信,那些存有希望了解和认识中国油画的读者始终存有这样的心愿。我想在读者与作品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使更多的读者在无法看到原作的情况下,也能用心去“读画”。因为,一幅作品展示的不仅仅是画面上所描绘的物象,还有背后的思想、态度、立场和观念。有时候,读者不应仅仅停留于“观看”的层面上,而是应该用心去“阅读”。这样的方式将会获得另一种体验和感受。他们将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进一步了解油画的意义。我说过,一幅油画作品有时候也会为重新认识历史提供佐证。
在全球化的今天,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装置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甚至正在兴起的多觉艺术都强烈地吸引着我们的各种感官,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视觉习惯和观看方式。比如杜尚的存在就是一个惊人的悖论,他的作品的重要性不再是“美”而是否定;不是来自意义的清晰而是边界的模糊。杜尚所做的,是将艺术的事情变成人生的事情,变成提升精神境界的事情,最后完全放弃艺术的感性美而使其成为服务于思想的工具。当年,毕加索被问及生命是否是艺术时,他所想到的是“什么不是艺术”。从本质上说,毕加索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想要的是“艺术的界限”。而杜尚作为一个“反艺术”的挑战者,他恰好要打破艺术的边界。他们二人各自的立场和态度,成为20世纪初以来艺术发展史最鲜活和重要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意义上的任何绘画种类在今天似乎都失去了意义。但我相信,用油画记录历史、建构时代并引领新的思想和观念,在中国并未因此而被改变甚至淘汰,它还将继续下去。如果说,传统油画家的智慧超过了他的信仰,那么,当代油画家的智慧,为我们这个时代和艺术史,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
中国油画在20世纪的100年间,经历了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落后与先进,野蛮与文明等一系列的碰撞与变革,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回望中国油画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似乎找到这样一个道理:油画作为视觉图像,为我们回顾历史和重温往事打开了记忆的通道。
作者曾在《黄河》杂志社工作多年至退休。1990年代初介入中国当代艺术批判和艺术史研究,出版有《中国前卫艺术》《中国油画史》《中国当代艺术访谈录》(艺术家卷)(批评家卷),《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刘淳自选集》《艺术的态度》《架上风云》等专著10余部。现为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学术委员、第16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刘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