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1版:理论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治理效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曹卉婕 吴秀雪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发展的关键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尤其是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党群关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支持度,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和政治影响力强弱的重要标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建引领贯穿至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基层治理领域出现的新特点。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治理探索
  (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背景、乡村治理行政化提速和村干部结构位置悬浮的情形下,实现党建引领必须以“党链接社会”为主轴,切实将群众路线贯彻至组织动员、资源链接和服务链接等环节,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的理念,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思想引领。基层党组织创新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采用党的理论与治理实际相结合的形式,将党的理论与治理实践相结合,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及时学习党的相关理论方针和政策;第二,在乡村治理中,实行党政合一,进行“党员包片”的网格化治理。党员干部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为导向,将组织网络铺设进千家万户,从而精准把握村庄的治理动态,精确反映村社的治理需求;第三,基层党组织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地接近群众、联系群众。在新冠疫情防控时,广大党员干部始终走在疫情防控的前列,不仅在各村口搭建疫情防控帐篷值班以确保疫情防空安全有序,还主动、充分调度全县资源以确保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物资供应及时到位,这些都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基层党组织多样化治理
  为提高村民参与农村治理的有效性,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治理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治理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驻村帮扶。驻村帮扶通过精准施策、资源整合、组织建设等手段,推动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促进了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第二,党内教育多样化。乡村振兴以来,基层党组织将互联网资源和社会资源链接进乡村,实现线下党员培训与线上学习相结合,加快推进了数字化乡村的治理学习平台建设,有效提高了党内教育的灵活性和时效性;第三,宣传形式多样化。基层党组织在原有乡村“大喇叭传声”、印刷宣传标语的宣传形式基础上,不仅通过线下举办文娱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还在线上建立了各乡村治理微信群以使人民群众及时获得当地的最新讯息,有效拓宽了党组织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信息渠道。
  (三)基层党组织与乡村社会互嵌
  在基层治理良性运转的状态下,国家、政党与社会的互动方式呈现为双向运行的轨道:自上而下的轨道方面,国家依托于政党整合乡村社会并引领乡村治理;自下而上的轨道方面,社会为政党供给组织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资源,并以此为中介支撑政治国家的存在。一方面,基层党组织鼓励乡村社会中的党员和普通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地方治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实践中,基层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和引导普通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基层治理,在制定地方政策和文件时充分调研,召开听证会,鼓励普通群众参与到地方基层治理中并积极地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坚决落实反腐倡廉,实行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建立接诉即办机制,保障人民群众信访工作有序开展。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治理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工作形式化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出现了形式化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工作留痕”现象严重。当前部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每件工作都会附加一系列累赘重复的无效文件与表格。从乡村治理体系来看,基层干部大多只对上级布置的任务负责,而缺乏与基层群众保持日常紧密联系的组织化渠道,导致乡村基层治理流于形式;第二,党内教育形式化与空泛化。为完成阶段性治理目标,基层党组织缺乏充分的时间对党员进行系统的党内教育,且受农村地区党员文化水平的限制,基层党组织无法对党员进行深刻、系统的党内教育和培训。第三,党建工作与生产实际结合有限。当前基层党建多与表层治理工作相结合,无法与基层治理工作的深层逻辑以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诸如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就业创业等有机结合,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无法通过学习对如何充分了解民意、表达民意进行深入有效的思考,进而极大阻碍了基层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效能的发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二)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建设还有待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党员信仰坚定性有待提高。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但是在乡村治理中,部分党员萌生出了利己主义思想,从而因为一己之私在参与基层治理过程中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第二,部分党员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党员作风有待提高。自乡村振兴以来,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给予了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但是部分参与乡村治理的党员的作风出现了严重问题,有的党员将党和国家的资金支持据为己有,只是将少部分资金支持用于政绩建设,忽略了人民群众的诉求;还有的党员大肆挥霍党与国家提供的资金支持,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项目招标,进而寻租;还有的党员向人民群众故意隐瞒部分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只是向少数亲近或有利益牵扯的群众私下释放政策红利,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作为人情往来的敲门砖,以上种种贪污腐败行为,都严重成为了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阻碍。第三,受乡村社会空心化日益严峻的影响,留在农村的部分党员文化水平不高,致使参与基层治理的党员的工作能力和基层治理专业性都有待提高。部分党员无法针对群众的切实诉求提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也无法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基层治理的诸多事宜,不利于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提升。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治理效能提升路径
  (一)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深入联系群众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在经济生产上激发基层乡村治理的活力和振兴,更要提高基层党员、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农民群众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深度。因此,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应主要从思想引领和政治引领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基层党建对基层治理的思想引领中,不仅要丰富党内教育的形式并拓宽其范围,还要增加党内教育的深度,更要将党内教育与基层党组织参与治理实践深度融合,坚持“两学一做”和党的理论集中学习,确保基层党组织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始终真切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在基层党建对基层治理的政治引领中,坚持党建引领为主导,结合以德治为主导的乡村自治,在基层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既有民主又有集中。在与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和环节以基层党组织的集中领导为导向,在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相关的领域环节由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其他党员民主协商决定治理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可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凝聚力,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深化基层党组织与乡村社会互嵌,提高群众政治参与
  基层党建嵌入乡村治理之所以能够有为,重点在于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能够在组织结构、治理目标上实现耦合,并形成互动。深化基层党组织与乡村社会互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避免基层党组织与乡村社会的互嵌流于形式。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走出痕迹主义的误区,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基层党组织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以正确的态度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鼓励人民群众为乡村治理建言献策。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各环节相互嵌入,实现耦合;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应坚持对基层协商民主的引领。具体来看,可以依靠四大机制,即党建理念灌输机制、基层组织嵌入机制、平台共建机制和业务对接机制,同时搭建四大实践平台,即组织动员平台、协调服务平台、听证议事平台和智慧协商平台。在基层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中,基层党组织通过鼓励人民群众参与顶层设计,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的贯彻落实。
  (三)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保障群众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并强调要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的作用,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提高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的治理效能可以从坚定党员信仰、加强党员清正廉洁的作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坚定党员信仰,不仅要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学习,还要助力党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保党员始终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工作原则;第二,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坚持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以确保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切实有效,而非流于形式,拓宽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渠道,党员既可以通过所在的党组织直接参与党内事务、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又可以通过党的媒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基层党组织能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效提高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的治理效能。
  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党组织治理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和群众路线,不仅有效缓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更体现了中国基层治理体系得以有效运转的政治逻辑和中国政党体制的独特优势,为推动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发展完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实践经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06期

  • 第2025-01-28期

  • 第2025-01-23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