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王国强
摘要:煤矿通风系统作为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环节,其作用不言而喻。优质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向井下输送洁净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如瓦斯、一氧化碳等,同时调节井下温度和湿度,为作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然而,实际生产中,通风安全面临着多种制约因素,例如地质条件、采煤工艺、井下作业布局等,这些因素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影响煤矿生产和作业人员安全。因此,加强对通风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的重视,确保通风系统稳定、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因素分析;防范对策
煤矿通风系统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它直接影响到矿井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然而,近年来煤矿通风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本文将分析煤矿通风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一、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性
煤矿是地下作业环境,由于地下气体密闭、空间狭窄,一旦通风系统失效,将导致气体积聚,形成窒息、爆炸等重大安全隐患。煤矿通风系统不仅可以排除有害气体(如瓦斯)、粉尘等危害,还能有效维持矿井内的温度与湿度,提供新鲜空气,保障矿工的健康与安全。因此,煤矿通风安全至关重要。
二、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矿井设计和布局不合理
矿井的设计和布局直接决定了通风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如果矿井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通风系统的合理性,例如通风通道不畅、风机设置不合理,容易导致通风死角和空气流动不畅,增加瓦斯泄漏的风险,进而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通风设备陈旧或失效
煤矿通风系统依赖于大量的通风设备,如主风机、副风机、通风管道等。如果这些设备存在陈旧、老化或者运行故障等问题,通风效率会大幅下降,甚至出现通风中断,导致煤矿内空气质量恶化,增加危险气体聚集的可能性。尤其是一些老旧煤矿,设备未能及时更新,通风系统存在较多隐患。
(三)通风管理和人员操作不规范
煤矿的通风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和监控,但一些煤矿存在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通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小煤矿,管理松散,设备故障时未能及时处理,缺乏有效的监测系统和应急预案,导致通风系统运行不稳定,无法及时有效地排除矿井中的有害气体。
三、煤矿通风安全的防范对策
(一)优化矿井设计与通风布局
煤矿的设计在初期阶段必须高度重视通风系统的合理性,以确保矿井内部各个区域的空气流通良好。科学规划通风系统是矿井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应提前考虑通风风道、主风机和副风机的位置布局,确保风量能够均匀分布到矿井的每个角落,避免出现通风死角,这对矿工的安全和矿井的生产效益至关重要。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预留通风空间,考虑到矿井未来可能的扩建需求,确保通风系统能够灵活调整与优化,适应新的开采需求和技术变革。通风系统的优化不仅能提高矿井的安全性,还能降低能源消耗,确保矿井在长期运营中具备高效和可持续的通风保障。
(二)更新和维护通风设备
矿井的通风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别是风机、风门、风筒、供电系统等关键设施,其稳定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矿井的通风效果和矿工的安全。因此,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出现故障和不必要的停机。此外,为了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对通风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自动调节。通过实时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根据矿井内部的空气流通状况自动调节风机的转速、调整井下巷道的风速大小、风流方向,从而优化通风效果。这种智能化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还能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进一步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长期稳定运行。
(三)加强通风管理与人员培训
为了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必须加强通风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熟悉通风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操作,掌握瓦斯、粉尘等有害气体的防范知识,防止事故发生。操作人员应深入了解各种通风设备的工作原理、保养要求及故障排除方法,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通风安全是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矿井内的气体排放、矿工的健康安全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我们必须加强矿井设计、优化通风设备、加强瓦斯监测与排除,并提升通风管理的水平。通过多方努力,煤矿通风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与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凌.探析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和防范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92.
[2]李超.探析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和防范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