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滨西小学 芦艳艳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正在成为初中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美术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价值,在改进传统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贯穿于美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围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核心诉求,切实提高美术教学整体质量。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美术教育是初中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艺术创造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联系当前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应当深入挖掘美术教学的美育功能,以培养审美能力为基本导向改进传统美术教育方式,为实现初中美术教学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面对传统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中的现实问题,全面加强审美能力培养必须与学生美术学习需求相结合,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活动。
一、优化目标设计,明确审美能力培养需求
目标设计是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教师应当善于把握初中生美术学习基本规律,从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视角出发,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真正尊重学生成长需求,加强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判断,以行之有效的美术教育为突破口,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知识探究中有所收获。在目标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学生美术学习基本情况和表现,根据学生日常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及思路,将审美能力培养目标贯穿于美术教学的方方面面,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美术知识学习中真正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二、创设真实情境,强化学生审美体验认知
创设创作情境是对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一次新尝试,根据现阶段初中生美术学习基本特点,教师应当从积极推进审美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的全面指导,真正尊重学生客观认知规律,有序开展适合学生的教育活动,在真实情境中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以情境为基础全面强化综合体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当打破传统模式限制,在审美能力培育中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既要考虑到美术教育本身的功能定位,同时也要改进传统美术教学实施方法和策略,让行之有效的美术教育成为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重要推动力,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有所收获。
三、整合教学资源,开发多种类型美术作品
全面整合与开发教育资源有利于学生在美术课程中全面强化学习体验,教师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从学生真实需求出发,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美术课程带给学生的积极影响下,促进学生学习体验与认知不断走向成熟。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定位有所差异,在积极开展美术教学各项活动的具体实施方面也要调整思路。真正尊重学生客观认知规律,有效解决学生美术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在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下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指导,确保后续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能够收获良好的审美体验。此外,关于美术作品的开发与利用需要联系现实生活,将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带到课堂,从而有效打破传统美术教育模式限制,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四、创新实践机制,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创作
积极创新实践机制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审美能力培育情况和特点加强全面指导,真正尊重学生客观认知规律,同时也要主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限制,在美术教育各项活动的实施中,加强对学生全面指导,确保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美术教育相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亲近自然,在实践中进行美术创作,将所见所闻转化为美术创作的依据,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审美能力培养成果。
五、改革评价机制,围绕审美能力实施评价
深化评价改革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很有帮助,教师应当对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现实情况做好全面监测,根据学生基本学习表现改进策略方法,从评价改革的视角出发,对评价标准的设置以及评价活动的实施作出新尝试以评价为主要途径,促进学生积极改进学习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体验。将审美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初中生对美术知识的深层次探索,教师应当把握好学生真实状况和实际学习表现,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点评,针对学生审美表现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实现初中美术教学评价应有的教育价值保驾护航。
六、结语
总而言之,全面推进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美术课程教育价值应有实现的关键,教师应当善于把握初中生学习规律,从审美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打破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限制,在美术课程中开发不同类型教育资源,改进美术教学活动实施策略,真正搭建适合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成长空间,确保初中美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晶.“减负提质”背景下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实践课教学策略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25(03):170-173.
[2]曹颖颖.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 (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1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