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省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全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全省市场监管暨知识产权工作会议要求,强化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推进生产销售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地见效,狠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持续开展“护农助农、安全守护、污染治理、提质强企”专项行动,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质量安全风险,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压实主体责任
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聚焦重点领域,大力推动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通过打基础、全覆盖、见成效的工作方针,推动“两个规定”落地见效。指导督促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加强风险管控,组织对电动自行车等63种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及抽考模块宣贯培训。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组织全省近1000家实施生产许可证及强制性认证企业开展宣贯培训,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在全国率先构建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信息平台,6203家企业建立质量安全总监及安全员制度,实现重点工业产品风险动态管控,基本形成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未端发力终端见效在工作机制。
紧盯精准有效监管,发挥监督抽查利剑作用。结合我省产业特点和监管实际,科学制定《2024年全省重点工业产品监管目录》,完成3.52万批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处置不合格产品1379批次,加大后处理力度,推动部门协同监管,强化抽查震慑作用。
全面防范风险隐患,发挥风险监控预警作用。出台《2024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方案》,全年收集风险信息203条,发布“儿童安全坐垫”等消费提示,做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
精准化整治突出问题
重点工作持续深化
狠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以“全链条、零容忍”姿态开展整治,全年查办案件1743件,没收非法拼改装车辆1465辆,推动行业规范升级。发布省级《电动自行车销售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建立“生产-销售-使用”闭环监管体系。全省检查生产经销单位1.5万家次,推动8家企业认证证书撤销或暂停,安装智能阻梯系统6.24万部。
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针对儿童和学生用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结合“四季守护”行动,加大“网红”玩具、学生文具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力度。通过检查4607家生产经营单位,发现问题企业146家,下架儿童和学生用品7494件,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对危险化学品及包装物、车载常压罐体、电动自行车等22种重点产品进行集中治理攻坚。对22172家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发现的1051家问题企业,及时进行了整改处理,并对394起违法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办。
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印发《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市场监管工作方案》,对市场监管领域各条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进行再明确。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联合印发《2024年车用油品综合监管实施方案》,开展山西省内汾渭平原城市(含原“2+26”城市)车用油品综合监管监督检查,共抽查450批次油品和50批次车用尿素,共发现6批次不合格产品。印发《关于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劣质油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严厉打击成品油质量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河津宏达钢铁集团自备油库不合格油品33.08吨,并移送公安局立案侦查,一举打掉油品运输过程中偷换油品黑色产业链。
开展消防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消防产品监督抽查力度。对防火门、防火玻璃、手提式灭火器等14种消防产品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共抽查149家企业(其中生产企业23家,经销企业126家)的175批次产品。发现12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6.85%。针对央视报道的涉及太原市晋源区阜鑫消防超市销售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质量问题积极开展处置工作,责令其进行整改。
促进高质量发展
监管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通过对网络销售产品进行抽查,确保网购产品的质量安全。积极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农村厕所建设用产品进行监督抽查。
聚焦在质量监管过程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寓服务于监管,积极开展“提质强企”三年行动,帮助中小微企业提升质量竞争力。全省共对1114家企业进行针对性质量技术帮扶,推动产业集聚区12家企业提升工业产值6亿元。举办质量提升帮扶座谈会,助力企业实现质量、效率、动力的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将深化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动重点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聚焦建筑保温材料、新技术产品等领域开展专项行动,优化风险监测站点布局,以数字化赋能监管效能再升级。站在新起点,我省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牢质量安全底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见习记者王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