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2版:消费前沿

春日经济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鲜掉眉毛的时令野菜,姹紫嫣红的初春鲜花,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气温的回升,春日经济热度也逐渐显现。在这个春天又激活了哪些新活力?

春耕里的“科技范儿”

  眼下,有着“晋南粮仓”的运城当地430余万亩小麦进入反青期,迎来春耕春灌的时节。
  农场的一些耕地正在用喷灌机浇地,喷灌机喷幅可达30米宽,全程自动化作业。“40亩地20个小时就可以浇完,以往漫灌需要200个小时左右。”运城市临猗县山西爱科农家庭农场管理人员姚立方指着远处的喷灌机说。
  山西爱科家庭农场承包经营了1300余亩小麦,托管土地3万余亩,正在打造智慧农业家庭农场,让小麦浇水更节约、更智能。
  近年来,运城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能喷灌设施、无人机、物联网等新技术进入田间地头,成为春耕生产新景象。
  运城田间的“科技范儿”仅仅只是三晋大地上从“人扛牛拉”到“科技下田”春耕变革的缩影。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事效率也跟着倍增,种子与科技同时扎根,春日经济的活力越发显得生机勃勃。

驶向春天的银发专列

  “孩子们都回到了他们的工作岗位,家里又只剩下我们老两口,天气也暖和了,我和老伴儿准备出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退休老人王奶奶说。
  没有冬日的寒冷,也避开春节出游的热潮,春和景明正是踏上旅途的好时候。
  初春的武乡迎来了一群“错峰出行”的银发游客。趁着春日暖阳,一辆满载着乘客的“银发旅游专列”从长治驶向“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踏上“寻访红色记忆”的路途。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银发经济正强势崛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亿人,庞大的老年群体蕴含着惊人的消费能量,老年旅游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
  近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九单位发布《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对接老年群体的旅游需求,并明确到2027年将完成设计100条以上铁路银发旅游精品路线,银发旅游列车开行规模将达2500列以上。
  多列银发专列的开通,列车作出的适老化改造,为老人们春日“错峰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推动春日银发旅游市场的发展。

舌尖上的春天味道

  生菜、油麦菜、茭白……走进位于太原市羊市街一家菜市场内,新鲜的时令蔬菜琳琅满目,正等着顾客们的挑选。
  “时令蔬菜大约有20多种,春天一般叶菜多一些。”蔬菜商户介绍着。
  据悉,目前太原市场上的新鲜蔬菜价格保持稳定,供应充足。
  “已经有商贩开始卖香瓜了,孩子特别喜欢吃,一会儿准备去买几个,抢先尝尝‘春天的第一口香瓜’。”李女士笑着说。
  晋中市太谷区侯城乡东山底村种植的500多亩香瓜抢“鲜”上市,瓜农迎来了今年首个“丰收季”。
  据了解,香瓜种植具有产量高、收益大等优势,深受当地种植户的喜爱。东山底村现有香瓜大棚124个,占地500余亩。2024年亩产量达4000余斤,实现香瓜收入800万元左右。今年香瓜产量较去年保持稳定,预计收入在900万元左右。
  此外,赏花、户外运动、住宿等消费也与日俱增,春日经济已经延伸到多个领域,“春日经济+文旅”“春日经济+消费”“春日经济+乡村”等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春日的市场也随之欣欣向荣,呈现蓬勃生机。

见习记者高皓月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