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万物复苏。随着气温回暖,以“错峰出游”“赏花踏青”为代表的春日经济蓬勃发展起来。这股融合自然禀赋与人文魅力的消费热潮,呈现出“农文旅体商”多元业态深度共振的创新局面,为经济增长开拓了新的增量空间。
春日经济,是在春季这一特定时段,因季节特性和人们消费行为改变而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与现象。当下,春日经济借助春季独特资源,成效显著。旅游市场通过错峰出游,成功打破“大小长假”的流量瓶颈。
“赏花经济”的乘数效应也得到了充分验证。游客在赏花之余,对地方特色餐饮、文创产品的消费热情高涨。一些创新举措有力地突破了传统赏花游对季节的依赖,推动了“美丽颜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不过,要让春日经济真正实现“四季花开”,还需突破诸多发展瓶颈。部分景区由于配套设施不足,在旅游高峰期面临较大的管理压力,游客体验也有待提升。
对此,政策层面需精准施策。一方面,通过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游客体验。比如制定景区服务质量标准,规范餐饮、住宿等服务环节;借助数字技术开发“云赏花”等虚实融合产品,拓展全季节消费场景。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四季特色资源,开发民俗文化体验、丰收采摘节等多元化项目,将春日经济的创新模式推广到其他季节。如在冬季,可以举办民俗文化节,展示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民俗表演等;秋季开展丰收采摘节,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事活动,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总之,当各地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和模式,将“春日限定”转化为“四季花开”,当北国的冰雪盛宴与南方的滨海风情遥相呼应,当银发康养之旅串联起大江南北的文旅资源,春日经济将超越时令的界限,成为中国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邓昌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