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费者投诉,在某电商平台参加以旧换新购手机活动,回收平台先给了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做了抵扣,但等用户用上新手机,旧手机也被拆检测后,平台以“旧机实际回收价低于新机下单时抵扣”为由,让消费者补充差价,且强制扣费,让消费者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的商品或服务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现在平台的做法,显然也违背了法律给出的底线原则。平台给出估价时,没有给消费者做出醒目的提醒,告知这个估价不等于最终价值,有可能需要补差价;而且,平台也没有提供完整的拆机视频,无法保证估价的“透明公正”。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根本无法搞清楚,平台有没有在拆机之后做什么手脚,导致手机出现人为贬值。
以诱导手段进行的“强买强卖”,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会对平台的信誉造成致命冲击。以旧换新通过优惠激发消费潜力,对商家和平台本都是利好。如果因为操作不规范或者短视的利益考量,有损消费者体验,扼杀消费需求,对平台来说也是得不偿失。平台应该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不只是“消费提醒”层面的小修小补,而是要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拿出更透明公正的方案。
据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