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 陈越
摘要: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与内部管理压力持续加大。本文立足当前企业发展实际需求,探讨党建政工工作在提升员工凝聚力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文化融合三大机制的内在逻辑,揭示党组织在价值塑造、团队整合、情感凝聚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度优化、活动创新、平台共建等实施路径,以期通过常态化工作机制增强员工归属感,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关键词: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员工凝聚力;影响机制
员工凝聚力作为组织效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成效。当前部分企业存在团队协作不畅、价值认同薄弱等问题,亟需探索有效的解决路径。党组织作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政治核心,在思想引导、组织动员、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分析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对员工凝聚力提升的影响机制与实施路径,旨在为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团队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一、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对员工凝聚力提升的影响机制
(一)思想引领机制,塑造共同价值观
企业党组织通过常态化思想教育工作,为员工队伍注入精神动力。在具体实践中,以理论学习为载体系统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将企业发展愿景与员工个人成长有机结合。通过定期组织专题研讨、现场教学等形式,引导员工深入理解企业战略定位与社会责任。这种润物无声的思想浸润过程,逐步消解了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层员工的认识差异。当员工群体形成对企业使命的价值共识时,自然产生维护集体利益的自觉意识。思想引领不是简单的说教灌输,而是通过建立双向沟通机制,让员工在参与决策讨论中实现思想升华。
(二)组织建设机制,强化团队向心力
基层党组织架构的完善重构了企业的治理生态。通过优化党支部设置,使党组织网络覆盖到每个业务单元,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规范化的“三会一课”制度不仅保障了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更搭建起跨部门协作的沟通平台。在项目攻坚、技术研发等关键领域,党员突击队的示范效应带动了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组织生活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支持。
(三)文化融合机制,培育集体认同感
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衔接,创造出独特的精神共同体。通过提炼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符号,将红色基因融入企业精神谱系,形成既彰显政治属性又贴近员工需求的文化表达。在传统节日策划主题文化活动,将思想教育元素嵌入文娱载体,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集体荣誉感。建立荣誉表彰体系时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的平衡,既树立先进典型又强调团队协作价值。
二、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对员工凝聚力提升的实施路径
(一)制度优化,构建长效保障体系
国有企业酒厂应将党建工作目标细化到生产车间、班组等基层单元,建立“党员责任区”与“质量监督岗”联动机制,确保酿酒工艺标准与思想政治要求同步落实。针对酿造周期长、工序复杂的特点,制定党员技术骨干“传帮带”培养制度,既保障传统工艺传承,又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在绩效考核中增设“团队贡献度”指标,打破单一产量考核模式,引导员工关注集体效能。通过职代会定期收集员工建议,将合理诉求转化为管理制度改进内容,让员工感受到自身意见对酒厂发展产生实际影响。
(二)活动创新,激发全员参与动能
国有企业酒厂应结合酒业特色设计党建活动载体,将思想教育融入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匠心酿造”劳动技能竞赛,通过勾调品评、窖池管理等专业项目比拼,既提升技术水平又增强集体荣誉感。开展“红色酒香”主题文化活动,在传统酿酒节庆中融入党史故事宣讲,用老酒匠人的奋斗经历诠释工匠精神。针对外地员工较多的特点,策划“家属开放日”活动,邀请员工亲属参观现代化生产线,在家庭与企业间架设情感桥梁。
(三)平台共建,打造互动交流空间
国有企业酒厂应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化沟通平台,消除传统酿酒行业的信息孤岛现象。在酿造车间设立“党员驿站”,配备智能终端设备,实时展示生产数据与党建动态,方便倒班员工随时获取信息。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搭建“微课堂”,定期推送酿酒知识微视频与政策解读动画,让理论学习更契合年轻员工阅读习惯。同时,在厂区文化长廊设置“员工心声墙”,采用匿名留言方式收集基层建议,由党支部定期梳理反馈。
三、结语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背景下,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管理效能需要精准对接生产实际与员工需求。新时代企业应立足行业特性,持续优化制度设计、创新活动载体、完善沟通平台,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钱学义.企业党建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探讨[J].中外企业文化,2023(12):171-173.
[2]郝鹏飞.党建政工对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分析[J].现代企业,2022(11):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