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5版:知识产权

专利护航银发经济“新蓝海”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已不止于衣、食、住、用、行等场景,传统的养老模式逐渐难以满足众多老年人的品质生活需求。为了提高银发群体的幸福感,发展面向老年群体的新产业和新业态恰逢其时,养老产业也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基本养老产品与服务的品质、效能,成为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目前,在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的共振下,一场以专利为支撑的适老化技术革新正在我国蓬勃开展,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形成了三条清晰的技术脉络,即通过智能家居提升居住质量,借助可穿戴设备实现健康管理,依托服务机器人延伸自主生活半径。

智能家居-从被动到主动

  在养老产业朝着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中,智能家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针对老年人设计的家居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阶段。
  以老年人防摔产品为例,早期的产品大多通过防滑地板、穿防滑鞋等相关专利来实现老年人防摔。通过一些改良设计,例如在地板中加入荧光材料,以达到夜晚防摔的目的。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有的企业运用压力传感器自动报警的地板系统相关专利,帮助老年人在摔倒后第一时间报警,及时进行救治。也有的发明选择进一步加强监测,通过智能监测算法完成摔倒位置的准确定位,并实时监测摔倒人员的生命体征。还有的发明则走向了主动干预阶段,当监测到老年人有摔倒倾向时主动弹出气囊防止老年人摔伤。而上述提到的智能防摔马甲,则是这种思路的进一步延伸: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邀请相关科研院所参与核心算法的研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确保产品在老年人跌倒瞬间能精确预判,快速弹出保护气囊,并通过一系列的专利布局,有效地保护了自己的产品。
  除防摔外,在监控、家居控制等领域,很多创新主体也都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跨越,切实提高了老年人的居住质量。

可穿戴设备-从监测到预防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可穿戴设备凭借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等优势,成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得力助手。
  现在市场上能够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的产品层出不穷。
  在监测生理指标的基础上,涌现了一批以病理预警为目的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其中,某国外申请人的一件核心发明专利,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服务器后,由服务器判断病理结果并返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根据智能手表检测到的相关信号,通过个性化模型进行心房颤动等风险筛查;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智能手表中利用回波光信号获取脉率信息,使用优化后的算法在本地进行心房颤动异常程度的计算,保证了用户数据不外流。目前,该类产品的核心改进点在于如何应用大模型技术提高疾病预警的准确率和及时率。

服务机器人-从辅助到伙伴

  老年人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有更高的需求。针对相应需求,涌现出许多相关产品,其中,服务机器人作为养老产业中极具潜力的创新力量,正逐渐走进老年人的生活。
  以老年人洗浴领域为例,在2014年前后就出现了一批助浴器械,例如,一些创新主体在助浴床、助浴椅等方面布局专利,这些助浴器械结构较为简单,大多只能起到支撑作用。在2020年前后,运用相关专利的洗浴机等产品的问世,无疑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这些产品无需额外的装置即可帮助老年人洗浴。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人工智能、5G等技术对洗浴机不断进行改良,布局了一系列的发明专利,也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此外,加强情感陪伴也成为近年来老年人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一批老年人的智能伙伴涌现出来。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健康管理、智能家居、老年社交、养老护理等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带来新的突破,不断丰富银发经济的内涵,为银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超大规模市场所蕴含的强大潜力,以及持续的技术迭代创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依托这一合力,我国正加速步入智能健康养老的全新时代,这将极大地提升国内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也将为全球老龄化社会问题的解决贡献独特的“中国方案”。

柴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5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