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第二人民医院 肖丽平
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中,严重威胁产妇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其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位居前列。了解产后出血的防治要点对于母亲及其家人来说都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因产后出血所导致的死亡问题,使得产妇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那么,产后出血的防治要点有哪些呢?
一、什么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经阴道分娩者出血量大于等于500ml,剖宫产者大于等于1000ml的情形,其可以被视为隐藏在分娩过程中的杀手,随时可能会给产妇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产后出血的发生并非毫无征兆。一般来说,如果出现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都有可能诱发产后出血。因此,在分娩时,产妇及其家人便需要充分了解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以减少因产后出血给产妇的身体所带来的困扰。
二、产前预防——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产前的充分准备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首先,准母亲应当重视孕期保健,定期产检使医生能发现孕妇是否存在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检测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出现上述问题,就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治疗,以降低风险、对于有多次刮宫史、剖宫产史、子宫肌瘤挖除史等可能导致胎盘粘连或植入风险增加的问题,则更需要加强孕期管理。同时,孕妇在孕期应当注意营养均衡,多服用含有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预防贫血的同时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身体抵抗力。另外,在分娩前孕妇也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过度紧张和焦虑影响到子宫收缩功能的问题,进而避免产后出血的风险。产妇也可参与相关的培训活动,并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分娩过程与注意事项,在分娩时便可以做好心理准备。
三、产时处理——需要谨慎对待的措施
在分娩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产妇的实际情况,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预防产后出血问题。当胎儿娩出后,医生便立即协助胎盘娩出,并仔细观察胎盘胎膜是否处于完整状态。若出现胎盘残留的问题,需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因此所导致的出血问题。同时,医生也可通过按摩子宫的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帮助其尽快恢复正常功能,进而减少出血的情形。此外,合理使用宫缩剂也是常用的预防方法之一。宫缩剂可以很大程度上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进而减少出血量。在分娩时,医护人员还需要严格地掌握手术指征和助产技术,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软产道裂伤等问题。一旦发生裂伤,则需要及时进行缝合止血措施,以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不受影响。
四、产后观察及监测——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
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时段,产妇需要在产房内密切观察阴道出血及生命体征情况,医护人员则需要定时测量产妇的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等。同时要观察产妇子宫收缩的实际情况。如果发现产妇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症状,阴道出血量较多,医护人员则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产妇自身也应当密切地配合医护人员的观察与护理,并尽早让新生儿吮吸乳头。此举不仅有利于母乳喂养,还能够通过刺激乳头的方式引起子宫收缩,进而逐步减少出血的概率,使得产妇能够减少因产后监测不到位而出现产后出血的问题。
尽管产后出血十分危险,但只要产妇及其家人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各个环节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便可以有效降低其所产生的风险,进而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每一位准母亲都是勇敢的战士,在分娩活动中做好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并远离因产后出血的存在所带来的各类威胁。通过产前、产时、产后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预防产后出血的问题,便可以使得准母亲可以顺利地度过本年这一人生的重要时刻,进而拥抱更为美好的人生。而这也正是需要产妇及其家人在分娩前后所需要重视的关键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