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1版:理论

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与时代价值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肖京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指出了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特征,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增添新内涵。新质生产力,已在促进经济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应对国际竞争挑战中展现出强大力量。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时代价值
  在全球科技革新与产业升级的浪潮席卷之下,中国经济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步入了一个充满挑战的新阶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不仅深刻反映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新特征,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应对全球竞争压力具有深远的价值。
  一、新质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一)理论内涵的创新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1]。新质生产力的“新质”有多方面表现,在劳动者方面,要求劳动者具备更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成为知识型、技能型的新型工人;在劳动资料方面,数字化、智能化的劳动工具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劳动对象方面,新质生产力拓展到了数据、信息等多种形态,丰富了生产要素的种类。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它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了生产力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高度重视创新和提高发展质量,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有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实践路径的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在一系列实践中实现。其中,科技创新被置于核心地位,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我国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教育、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创造了新的产业形态和就业机会。发展新质生产力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其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当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产业优势和科研基础,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避免区域间产业同质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时代价值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强我国的竞争力。新质生产力还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模式,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利用和价值挖掘,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驱动力量。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三)应对国际竞争挑战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重要法宝。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能推动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向高端攀升,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我国能够在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占据先机,增强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结语
  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成果,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深入贯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产业结构,要着力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001).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15期

  • 第2025-04-10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3期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