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宏森
安全文化建设对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更是一场持久战。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在提高公众安全意识、预防能力、应急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把媒体打造成人民群众可学可练的安全宣教阵地,及时有效地把安全知识技能送到人民群众的身边眼前。
实现宣教全覆盖
让人民群众“随处可见”
充分借助多种渠道,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网络,实现安全宣教全覆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传统媒体要发挥其权威性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开设专栏,对安全知识技能进行常态化的传播。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直播、图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宣教。
根据需要,专业媒体可与政府部门、企业、学校、社区等合作开展安全宣教活动。政府部门可组织专业媒体深入到基层一线,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技能培训等活动;企业制定健全的安全宣教培训计划,邀请专业媒体进行宣讲培训;社区利用宣传栏、电子屏等载体,播放专业媒体制作的安全宣传内容。通过多方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宣教格局,实现宣教全覆盖,让知识技能深入人心。
拓宽宣教内容
让人民群众“各取所需”
在介绍安全知识技能时,要深入挖掘背后的理论原理。高效统筹学术界、救援界、医疗界这三支关键力量,聚焦常见突发事件全流程,从预先防范、临险避险、自救互救实操、事发前期妥善处置到院前急救争分夺秒多个环节,精心编织形成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体系。同步强化审核评估环节,邀请权威专家把关,多方印证核实,切实确保知识精准无误、权威可靠。
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生产定制化的宣教内容。针对青少年,则应注重网络安全、校园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针对老年人,可重点宣传防诈骗、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的步伐,密切关注新兴领域带来的安全风险,并将其纳入常态化安全宣教的范畴。在日常宣教活动中,根据不同领域或主题,制作系列安全宣教节目或专题报道,每个系列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让公众建立起全面的知识体系。
创新宣教形式
让人民群众“乐享其中”
针对不同受众的实际需求,差异化设计宣教形式,提高宣教形式的创新力。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动画短片、闯关问答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针对产业工人,开发“安全积分小程序”,通过游戏化学习和实操训练来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与技能;面向老年群体,制作适合他们的广播剧、养身操,进而融入安全知识,用他们熟悉的的语言来讲解。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摒弃常见的传统式说教,尝试制作动漫、漫画等,将安全知识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通过有趣的情节和可爱的卡通形象来制作交通安全知识的动漫短片传递知识;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增强直观性和冲击力。
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活动现场可以设置不同的宣教形式,可以是安全体验、展览展示、互动交流、知识竞赛、实操训练、安全讲解等适合不同群体的丰富多样的宣教形式。在乡村(社区)、学校等地长期组织理论知识宣讲和应急技能实操培训,让公众切实掌握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还可以推出以安全知识讲解与应急技能实操训练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邀请公众参与体验,提高节目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强化人才培养
让人民群众“学得放心”
为媒体从业人员组织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讲座,邀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能力的教官授课,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案例讨论等方式,提升对安全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安排媒体从业人员到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机构、安全培训企业等进行实践交流,亲身体验和了解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为更好地进行安全宣教工作积累经验。加强新闻写作方面的培训,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文字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生动地宣传安全知识技能,撰写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安全宣教材料。
加强新闻策划方面的培训,提升新闻策划能力,使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策划出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有创意的安全宣教方案。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媒体从业人员要以事实为依据,不夸大、不缩小,确保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招聘具有安全工程、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专业的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不断提升安全宣教的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学得放心。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设立专门的奖项给予表彰,如“最佳安全宣教记者奖”“优秀安全节目制作奖”等,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媒体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应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担当起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可学可练的安全宣教阵地。
安全知识的普及、安全意识的提升、安全技能的掌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媒体需将安全宣教纳入长期规划,制定系统的宣传方案和策略,持续不断地、常态化地向公众传播安全知识。从系统性来看,安全宣教要覆盖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和各类人群。媒体要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不同行业特点,生产定制化的安全宣教内容,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宣教体系。通过持续、系统的安全宣教,让安全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系全国商业消防与安全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