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悦读茶坊

麦田阳光

——读杜学文新著《牧童遥指杏花村》

  •   前些天去汾阳贾家庄参加省女作协采风活动,邂逅杜学文老师,不久前读《过光景》一书时曾看到过他的文字,还写到他。他的大名早就熟知,此次近睹其才貌,回来没几日,收到快递,他寄我的两本书到了,《和青少年谈中华文明》和这本《牧童遥指杏花村》,即刻展卷,品其文心。
      这是本自带着光的书,封面上有麦田阳光四字,装帧设计也新颖别致。白净的底色渐变的圈圈,像是铺满了光。
      这也是本自带功德的书,属山西美丽乡村助读书系,让中国的乡村从风景到精神愈加美丽。想想乡村的小妞子不是在看手机,而是眨着星星般的眼睛品读此书,不仅美丽,而且温暖,治愈。
      正如序之所言,“我想,也正是因为阅读的广博,让他们不管是生长于哪片偏僻的乡野,都能够从浩瀚的书海中汲取无穷无尽的滋养,获得世界性的视野。”“面对这些适合乡村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字,我似乎可以看到未来的他们。因今天的阅读引领而描绘出自己的梦和憧憬,这些梦将根植于他们生活的山乡旷野,更将呼应着远方的星辰大海。”我想此书便是功德无量的法布施吧。
      全书只七篇小文,平实真情。读《鼓》,似随着用文字敲击出的铿锵鼓点追溯自己的根,“老家是根,是源,是自己存在的确认,或者遭遇困厄时的港湾,是精神的归属。”更通过文字追溯鼓的起源。史籍中记载:“土鼓蒉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伊耆氏之乐是传说中的一种古乐,属于远古氏族伊耆氏的乐舞。土鼓,也就是陶鼓的出现奠定了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基础。
      《在土中》,讲的是虞弘与他的世界。这土离我们是如此近,就在西南方的晋源,叙事的开头也不远,从二十多年前的那场雨说起,土中的虞弘再次出世,但意义却深远,了解了这位鱼国之粟特人。“粟特最具影响的是康国,以古老的撒马尔罕城为中心。多少年来,这里车来人往,物品繁盛。蚕桑之艺、阡陌呼应,机杼之声、户牖相闻,珠玉绫罗、巧匠云集。东方向这里汇聚,西方从这里展开。”随着文字,山西的历史也从此有番认知。
      《谷子好》,看吧,他的文章题目起得都是如此口语化,一如他的文字,不急不缓地娓娓道来,像在唠家常,跟他唠着唠着,似能嗅见小米香。
      从“回老家”起头,引出“好吃的”,再引出主题,“米是人的胃”,还要跟你交代清楚米的由来,“狗尾巴草,粟”,交代“谷子的四季”,像是也随着谷子走进田野,走过四季。随着文字,了解了谷子的前世今生,熟悉了谷子的成长,不觉间对其生了情愫,最后也由衷感叹——谷子就是好!
      末篇的《凡·高站在巴黎的阳台上》,让我又见心头好。从其出世到浮世绘,从向日葵到星空。他在以他独特的文字品读着这些画作。
      “阿尔,这个从来不缺少阳光的地方,这块毫不吝啬其热情的土地,赐予了凡·高最可能的才华与灵感。这幅被命名为《星空》的不朽之作是画家对宇宙世界的绝妙诠释,是凡·高心目中浩瀚宇宙与神秘世界的经典再现,是关于宇宙与自然、时间与空间、存在与消亡、人类与生命、色彩与技巧的非凡表达。它将随着时间的存在而改变其空间的存在,证明人类所具有的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浩大世界的表现力与洞察力。”
      同样的星空,不同的感受,同样的作品,不同的解读。同样的好书,不同的收获。
      受益了,感谢杜学文老师的好书。

    辛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4期

    • 第2025-04-22期

    • 第2025-04-17期

    • 第2025-04-15期

    • 第2025-04-10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