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高皓月)“今年,我们将坚持以PM2.5改善为主线,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城市、重点时段,强化联防联控联治,精准科学依法治污。”5月22日,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高峰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24年,我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同比下降4.4%,实现七年连续下降;优良天数比例为74.2%,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达到36微克/立方米,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2.7%,已经连续四年每年下降1微克。PM10平均浓度达到69微克/立方米,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6.8%,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SO2平均浓度达到10微克/立方米,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16.7%。NO2平均浓度达到28微克/立方米,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9.7%。
今年前4个月,我省环境空气质量呈持续向好态势,各项大气环境指标全面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14,同比下降15.7%;优良天数比例为79.9%,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4%,同比减少0.6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六项主要污染物与2024年同期相比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2.4%,O3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9%,这两项指标改善幅度均排在全国前列。
未来,我省将重点从扎实开展夏季臭氧污染治理、持续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深入推进汾河谷地大气污染治理、全力提升清洁运输水平、强化大气环境闭环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
针对夏季容易导致O3污染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围绕重点排放行业和领域开展综合治理,实施高温时段科学精准管控,推进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着力解决好夏季臭氧污染突出问题。
我省煤电、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占全省工业排放量的70%以上。在加快推进焦化行业和水泥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的同时,继续推动煤电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和铸造、碳素、耐火材料等产业集群升级改造。
汾河谷地是我省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今年将着力加强太原盆地、汾河谷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持续推进重点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有序推进太原盆地、临运盆地清洁取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