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市场新潮

食养药膳有益健康中医教你这么选

  随着人们主动健康意识增强,中医食养药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欢迎,但怎么选才对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医专家作出详细介绍。
  中医食养药膳的应用有不少讲究,首要的就是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
  从不同季节来看,秋季气候干燥,食养药膳常用雪梨、石榴、蜂蜜等滋阴润燥;冬季寒冷,可用当归、艾叶、羊肉汤来温阳祛寒;春季气候从严寒向温暖潮湿过渡,适合选用生姜、藿香、紫苏叶等,以“疏肝健脾化湿”为原则。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介绍,由于南北方气候和人群特质不同,人们的养生需求不同,从而食养药膳也不同。南方地区夏季漫长且高温多雨、闷热潮湿,人体出汗较多,选择清热祛湿、健脾补气、养阴生津类药材,烹调多采用煲汤、炖汤、清蒸等方式;而北方气候较为寒冷,食材常选用面食和肉食,其功效以补气温阳祛寒为主。
  不同人群脏腑气血盛衰情况不一样,食养更须注意“因人施膳”。专家举例说,孕妇气血相对偏弱,可用党参、桑椹、龙眼肉做成的药膳补气血;老年人脏腑逐渐衰退,容易疲倦乏力、腰腿酸痛、夜尿多、睡觉不踏实,可用党参、芡实、巴戟天等做成的药膳健脾补气、补肝肾。
  近年来,中药饮品、中药面包、中药冰淇淋等食品不断“火出圈”。这类食品属于“药食同源”或称“食药同源”的膳品。应用这类膳品时,要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药食两用物质的范围,运用“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中医原则充分发挥其调理价值。

据新华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22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4期

  • 第2025-04-22期

  • 第2025-04-17期

  • 第2025-04-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