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担心极了,没想到最终能拿到培训机构的退费!多亏了咱们法官一次又一次耐心的调解!”家长代表李先生握着少年审判庭庭长申延艳的手感慨道。随着最后一份调解协议的签署,少年法庭的法官们成功化解了这19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系列案。
当天,合议庭法官督促培训机构负责人当场交付退费款项,家长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这一幕背后,是一场因预付式消费引发的“退费拉锯战”——
预付式消费后
培训机构“闭店走人”
2022年,某教育培训机构因受疫情和教育改革政策影响,收取了19名学员的高额培训费后却因经营不善停课。家长集体起诉,要求退还剩余费用共计21万余元。
一审法院判令机构退赔相关费用。但教育机构资金链断裂,实际经营困难,始终未予积极履行。
家长们认为法定代表人和股东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案件因此进入二审阶段。
本案涉及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考虑到对未成年人持续受教育权的保障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特殊、优先、全面、综合保护”理念的落实,为切实最大化维护未成年人在教育培训合同纠纷中的财产权益与受教育权益,案件确定由专门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少年法庭审理。
陆智维副庭长:“退款难是预付式消费的争议热点,预付式消费更是多发于教育培训领域。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终止营业,既不按照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又逃避消费者申请退款,应当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刺破公司面纱
跑得了公司,跑不了股东
少年法庭组建了5人合议庭对这起系列案进行审理。
法官们一一核对了家长们提供的课程缴费凭证、合同文本、聊天记录,并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财务情况依法审查,认真研判了公司的财务状况。
太原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康介绍说,财务调查专门针对企业资产、负债、利润等问题,能辅助法官识别隐匿财产、抽逃出资、账外循环等行为,有助于法院高效透明审理案件。从开始探索实施财务制度至今,太原法院已对145件案件进行了财务调查。
“公司已资不抵债,且尚欠老师工资……”“作为股东,未实缴出资。在诉讼后又通过0元转让股权的方式,试图逃避法律责任。”财务调查除发现公司资不抵债外,还暴露出股东逃废出资债务的可能。
原俊婧副庭长介绍:“作为股东,明知机构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却在未实际缴纳出资的情况下,又以0元对价将股权转让。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对债务主体进行变更,且变更后的主体亦未补缴出资,导致债权人的债权难以实现。股东应当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合议庭研判后认为,有必要通知法定代表人和控股股东到庭说明情况。
当事人到庭令
“请准时到庭!”
电话不接、开庭不来、调解不到……
被未实缴出资的股东电话拉黑后,少年法庭的法官们决定上门张贴《当事人本人到庭令》。
“因案件审理需要,现通知你本人到庭,就案件有关事实接受询问。请准时到庭,不得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如你本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导致案件待证事实无法查清的,人民法院将作出不利于你方的认定,你方应依法承担不利后果。”
太原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景铜柱介绍道,“在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出于各种原因不出庭,代理人对于案件事实不够了解,出现了法庭查“事”不见当事人、“局外人”盲目说理的“怪象”,影响了审判效率,针对这一现象,太原中院首创“当事人说事、代理人论理”庭审方式改革。当事人作为案件事实的亲历者,往往对案件事实有着最直接、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案件事实争议较大,难以查清时,通过向当事人发出《当事人本人到庭令》,责令当事人就案件事实做如实陈述,有利于法官准确全面了解案情始末,从而形成正确的内心确认,依法公正作出裁判。”
收到到庭令,法定代表人和股东终于到庭了。
家长们详细描述了“预付课费”“拖延退款”等经历,而机构负责人和股东坦言受疫情及“双减”政策影响营收锐减,资金周转困难,法定代表人和股东资金链断裂,机构已停业许久……
背对背沟通
法律与情理的“双向奔赴”
摸清了症结所在,少年法庭的法官们心里有了数,纠纷化解,还得见面开药方,随后再次组织了调解。
“要钱没有!要么让他们等我三年,等我东山再起再还钱。”股东不甘心道。
家长们更气愤:“我们交了钱三年了,几十万!现在孩子课没上成,钱拿不回来。还给我们画饼!”
气氛一时间变得十分紧张,调解工作陷入了僵局。面对涉案人数多、家长情绪激动、机构资金链断裂的复杂局面,案件陷入僵局。
法官们深知要化解双方矛盾,首先要让被告股东明白其中利害关系。
申延艳庭长说:“依照法律规定和本案情况,你们股东应当在未缴出资的范围内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真到了执行阶段,且不说失信、限高后你们不能乘高铁、飞机,就是现在你们子女上私立学校也是不符合规定的。”
见被上诉人情绪有所缓和,申延艳庭长继续提出了调解方案:你们尽力去筹钱,看能力范围内能还多少。
回到法庭,法官们又做起了家长们的工作:“我们调查了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股东的财产状况,受政策变化和疫情影响,机构资金链断裂也是现实情况。现在他们尽力去筹钱,也看看咱们家长们能不能酌情降低一点退赔金额。”
“法官,从最开始拿到一纸空文,到你们一次次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调解,我们知道你们尽了最大努力,我们家长们信任你们。我们同意!”
最终,双方达成按实际课时折扣价退赔的折中方案,并现场签署协议。
司法温度——
严格司法、温度执法
王亮法官表示,预付式消费纠纷本质是信任危机,司法不仅要解“法结”,更要化“心结”。
从法庭到现场,从对抗到和解,这19起案件的化解,不仅是司法能动性的生动实践,更彰显了太原中院“当事人说事、代理人论理”机制在查明事实、高效解纷中的制度优势。
“入情入理化矛盾 深入浅出解纠纷”——当事人赠送的锦旗,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司法工作的深层价值:不仅体现在裁决是非,更在于修复社会关系裂痕、重构法治信任纽带,为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司法动能。
薛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