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法治天地

从“安检门到审判台”

——记晋城中院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启蒙课

  •   当晋城中院安检室的金属探测仪响起清脆提示音,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启蒙课悄然开启——来自东南新区中学与中原街中学的160余名学生,踏上了从“安检门到审判台”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原来书包过安检不是走形式!”一名同学目不转睛地看着工作人员手持探测仪,细致入微地检查每件物品,眼神中满是好奇。
      在这里,尖锐物品被一一拦截,水杯也需暂时寄存。这个被称为“司法安全第一课”的安检环节,用最直观的方式向同学们诠释着:每一次检查、每一次拦截,都是维护司法庄严与公正的重要防线。
      步入诉讼服务中心,智能司法服务体系如同展开的立体画卷,令同学们眼前一亮。导诉员耐心地为大家讲解着每一个诉讼环节,从立案材料的准备,到诉讼费的规范缴纳,每一步都讲解得清晰透彻。
      在智能文件交接柜前,同学们驻足许久,饶有兴致地观察着材料的流转过程。当得知当事人只需将材料投入柜门,法官的手机便会立即收到短信提醒,如同收取快递般便捷高效时,大家纷纷发出惊叹。
      而在自助立案终端旁,学生们更是热情高涨,围聚在一起,大胆尝试在终端上提交材料。原本复杂的立案申请,在智能设备的辅助下,变得如同操作手机软件一般简单,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司法科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审判法庭内,法官摇身一变,成为了“法治讲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出心裁的法治课堂。
      “大家猜猜,法槌为什么是圆柱配方座?”讲解员刚抛出问题,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齐声抢答:“我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讲解员揭晓了其中深意:“圆柱无棱角、不倾斜,寓意着法官裁判案件时应秉持公正,不偏不倚;方形底座则代表着规则的刚性与约束,象征着法律的底线不容触碰。方圆结合,正是法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体现。”
      当法袍展示在同学们眼前时,惊叹声瞬间响彻法庭。“想不想体验当小法官?”话音未落,数十只小手便高高举起,眼中满是期待。穿上法袍的同学端坐在审判席上,身姿挺拔,神情严肃,法庭内也自发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执行服务中心的大屏前,干警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同学们详细讲解执行工作的全流程图谱。
      第一法庭内,大屏正播放着由晋城中院审理的真实案件拍摄而成的法治短片。影片中,19岁少年因沉迷网络赌博,在网贷平台欠下高额债务,最终因还不起贷款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时而陷入沉思,时而低声讨论。
      短片结束后,未审庭庭长王婵走上讲台。摒弃传统的说教方式,结合多个真实案例,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展开讲解:“同学们,网络能带你们看世界,也能把人生拽进黑洞;要擦亮眼睛辨真假,守好底线不透露,用知识武装自己,让网络成为成长的阶梯,而不是危险的深渊。”
      从安检通道到审判法庭,从智慧大厅到执行局,再到法治课堂,晋城中院将司法实践资源巧妙转化为育人素材,将传统“我说你听”的单向法治教育,升级为“共情共鸣”的双向互动体验。这种“场景化育人”的创新实践,如同春风化雨,在青少年的心田播撒下法治中国的希望之光。

    王琪琪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29期

    • 第2025-05-27期

    • 第2025-05-22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4期

    • 第2025-04-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