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军
建荣兄弟,三四十岁的年纪,已经从事推拿、针灸、正骨等医疗工作20余年,是一名年富力强、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妙手回春、悬壶济世、疗到病除的年轻有为式老同志。老不是年纪大,而是疗法老到、老练。陈年故疾到了他的手里,也会在改观中缓解,乃至痊愈。治疗疾患,对症施治,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建荣兄弟无疑就是那个对的守护身体健康的贵人——良师益友。
建荣兄弟,医术精湛,绝非浪得虚名。望闻问切,风湿邪淤,已然把高校本本的理论学识全然融入进了临床治疗实践中。结合临床,不断总结;借力研讨,持续深造;治与疗互动,疗与效滚动,已然成功站立在了推拿针灸手法治疗脊椎等疾患的制高点上。曾几何时,脊椎突出、盆出等都是世界性难题,均在他的手里一个又一个被攻克。建荣兄弟名闻医界、引领领域、走向全球,为更多患者解忧纾困,医德高尚。
建荣兄弟荣颜不老,童颜闪亮,堪称是不老“常青树”。数年见面,几无变改,神采如常,精神如故。学到骨子里至要处,方能做到守己守心守健康,医人先医己。这也是医疗界“知己知彼”的最高境界了。那个神农尝百草,就是先以己为试验田,乃有后来的《神农百草经》《本草纲目》等宝典诞生。理筋正骨一根针,中华医药学的精髓在于“抓前端、治未病”。这点上“扁鹊见蔡桓公”早已言明。可惜,蔡桓公不信,反误了卿卿性命。
建荣兄弟待人热情,有事就说,有询必复。生活中遇到“不适”与“病痛”,发个信息咨询“此症哪个大夫拿手呢?”。不一会就复信来,“找某大夫,过来给我打电话……”有道是:医不叩门,道不轻传。理应当理解建荣兄弟。试想,如若素昧平生,猛然间说别人有病,别人还以为你才有病呢!医者仁心,宁肯药陈生尘,也要为天下人都健康,也要为实现天下无疾时而努力。
建荣兄弟身材灵秀、戴副眼镜,一名儒将,不失风雅。是病九成气,情绪祸先机。不良情绪,不能渲泄,万病之源!疾病乱投医,对症施治之外,心理暗示与神情安慰亦十分重要。据说好些患者是,惊吓过度不能自拔被“吓”走的。建荣兄弟言谈举止、待患接疗,一定是一种享受。言语梳开,疗药化开,一切的瘀结没了,气血顺了,脉络通了,筋骨正了,阴阳平和了,也就没什么疾病了。
建荣兄弟动辄参加国际学术论坛、中推学术交流……以实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治愈一个又一个患者,获得一个又一个奖项。权威机构认可,业界同僚认可,患者更是认可,收获的一面又一面锦旗全然明示。建荣兄弟在中医治疗领域的坚守,让中医治疗焕发生机。最好的治疗是睡觉,接下来的治疗是食疗,第三步的治疗才是医疗。对症下药的前置是对症施治。是药三分毒,能不用药就不用药。建荣兄弟擅长的推拿、针灸,无疑是暖心的首选治疗方案。
建荣兄弟,现在供职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任推拿科副主任医师,推拿二科主任;是“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还是山西健康协会推拿保健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山西省针灸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骨伤医学会理事。跟着建荣兄弟了解并学习中医推拿针灸疗法,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裨益。中华医疗博大精深,传承并弘扬《黄帝内经》《神农百草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建荣兄弟的医疗之学,与文学亦是相通的。文艺相通天下知,文医相通却鲜为人知!先莫论医疗药品需以文字记载,进而形成了一本本脍炙人口的经典专著。就是史学著作与文学著作中都有所涉猎。扁鹊疗法在史书中,华陀疗法在小说中……且看四大名著中,哪部书中没有提及病、医、药与疗。曹操的头疼病,西门庆的生药铺,猪八戒的大肚病,林黛玉的常服药……文医相通,在文朋诗友里有些益友医友,人生幸事一件。这就是我的文医相通之益友建荣兄弟。
作者系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一级调研员,中国法官文联会员,大唐诗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