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学思论坛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

  

年文韬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学校思想教育模式面临新的挑战,生态系统理论为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深入探究了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学校社会工作在微观层面可间接影响家庭环境、补充学校教育;中观层面能促进家校合作与学校社区互动;宏观层面可引导社会价值观念的正向传播、推动教育政策完善落实。这表明,将生态系统理论融入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思想教育意义重大,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学校社会工作;学生思想教育;影响机制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学校思想教育模式侧重于知识的学习,难以全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解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个体是在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发展的,这些生态系统包括微观、中观、宏观等层面。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服务,引入生态系统理论,能够更全面、深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内涵
  生态系统理论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该理论认为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从最内层到最外层,依次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和互动的环境,如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等;中观系统是指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外层系统是个体虽未直接参与但却对其产生间接影响的环境;宏观系统则包括社会文化、价值观、法律等更宏观的因素。这些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1]。
  (二)生态系统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全面的框架。它提醒教育者要关注学生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例如,学校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需要考虑家庭环境、社区资源、社会文化等对学生学习和思想发展的影响。通过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教育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策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在各种环境系统中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的关系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点
  学校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在学校中开展的旨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专业服务。它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支持[2]。
  (二)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社会工作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另一方面,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例如,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机制
  (一)微观系统层面的影响
  1.家庭环境的改善与优化
  学校社会工作者深知家庭环境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展开深入沟通与密切合作。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将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品德培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学校社会工作者应精心策划并开展家长教育讲座,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者等专业人士,为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讲座内容可涵盖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讲座,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孩子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核心目标。
  2.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完善
  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学校社会工作者宛如教师的得力助手,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基础知识薄弱或学习动力不足等原因,会遇到困难,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学校社会工作者会针对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他们会与学生一起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学习成绩,重拾学习信心。同时,社会工作者还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当学生因考试失利而情绪低落时,社会工作者会通过谈心、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失败,鼓励他们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3]。
  (二)中观系统层面的影响
  1.促进家校合作与沟通
  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搭建起一座坚固且畅通的桥梁,致力于加强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深度合作。他们深知,只有家庭和学校协调一致,才能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环境。为此,社会工作者会定期组织家长会,精心策划会议内容,不仅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情况,还会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同时,通过家长会,家长也有机会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详细情况,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促进家校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2.优化学校与社区的互动
  学校社会工作者应积极推动学校和社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充分挖掘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和实践机会。社区犹如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拥有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志愿者组织等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与这些社区资源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让学生穿越历史的长河,领略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4]。在参观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讲解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宏观系统层面的影响
  1.引导社会价值观念的正向传播
  在当今社会,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信息传播迅速且复杂,学生们犹如置身于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学校社会工作者应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充分利用学校这个重要的教育平台,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例如,举办文化节活动,在活动中设置传统文化展示区,展示书法、绘画、传统手工艺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认同。同时,设立当代社会先进文化展示区,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社会公益事迹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组织文化节,开展文艺表演、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深刻感受文化的魅力,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推动教育政策的完善与落实
  学校社会工作者凭借其在实践一线的丰富经验和对学生需求的深入了解,积极关注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情况。他们深知,合理的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是提高学生思想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通过参与政策研讨、提交实践调研报告等方式,将自己在工作中了解到的学生心理问题和需求、学校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等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为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真实、准确的参考依据,让政策法规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制定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时,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自己在实践中接触到的大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问题的类型、成因和发展趋势,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等具体建议,为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专业的视角和实践经验支持。在政策法规落实阶段,社会工作者也会持续关注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相关部门,推动教育政策法规的有效落实,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而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系统理论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框架。通过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多维度干预,学校社会工作在改善学生成长环境、引导正确价值观形成、推动教育政策优化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不仅丰富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探索,持续关注各生态系统层面的动态变化,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从而更好地助力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莉,黄裕莹.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与支持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5(1):40-50
  [2]王梦云,龚珂欣.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路径探析——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4(7):4-8
  [3]袁自立.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探讨青少年性教育缺失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就业与保障,2020(14):160-161
  [4]王帅杰,杨启光.比较视野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内容与生态建设路径——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欧盟与法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24,34(5):35-44(作者单位: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6-12期

  • 第2025-06-10期

  • 第2025-06-05期

  • 第2025-05-29期

  • 第2025-05-27期

  • 第2025-05-22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