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市场的浪潮中,消费维权工作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消费者指引着公平与正义的方向。他以坚定信念、智慧策略和无私奉献,默默在消费维权的舞台上绽放光芒;他凭借一腔热忱,用智慧和担当,为消费者撑起一片清朗的天空,成为消费者心中值得信赖的守护者。他就是山西省灵石县市场监管局消保股股长王晓军。
砥砺成长的艰辛历程
2024年,王晓军入职消保股,就此投身于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在2024年10月22日,阳光洒在办公桌上,王晓军正要开始一天的工作。突然,楼道里传来一位大妈哭腔说:“投诉是不是在这儿啊?我们都被骗惨啦!你们可一定要给我们做主啊!”经询问,老人们在灵石县城三个酒店会议室的产品展销会上,被销售人员天花乱坠的宣传迷惑,花高价购买了床上用品。可使用后发现,蚕丝被结块、枕头高低不平、四件套做工粗糙。老人们感觉掉进了消费陷阱,心急如焚。
王晓军立刻组织执法人员奔赴展销会现场。然而,现场早已人去楼空。后经查询得知,该企业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面对困境,王晓军没有退缩。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晓军时刻保持警惕。终于,2024年11月10日清晨7点,他得知在偏远乡镇小区内有类似展销会。王晓军迅速召集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在劝离和疏散现场的老人后,王晓军将销售者带回单位调解。销售者百般抵赖,拒不承认产品问题,还声称与之前投诉无关。大爷大妈们则情绪激动,现场气氛剑拔弩张。王晓军先让双方冷静下来,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向销售者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最终,销售者承认侵权销售行为,为老人们办理了退货。
“12315”工作法的创新实践
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王晓军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12315”工作法,成为消费维权战场上的有力武器。
“一以贯之守初心”,王晓军始终将“消费者至上”理念牢记于心。处理每起纠纷时,他都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全力排忧解难,从不敷衍。
“双向联动破难题”。在处理楼盘收费群体纠纷时,面对物业公司和开发商的推诿、信息不完整等难题,王晓军一方面发动业主收集缴费凭证、沟通记录等碎片化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另一方面联动住建和审批部门调取备案文件,通过法律手段强制企业公开收费明细。经过两个月努力,成功为业主退还多收费用60余万元。
“三措并举筑防线”,王晓军以“严监管、快响应、强教育”为着力点,全方位守护消费安全。他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处理潜在消费隐患;对投诉举报快速响应,第一时间介入处理;通过开展消费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和维权能力。
“一诺千金护权益”,王晓军坚守“投诉必应、查实必究”的承诺。他用行动让消费者相信,只要权益受侵害,消保股定会为他们撑腰。每一个投诉工单,他都认真跟进,确保消费者诉求得到妥善解决,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让12315维权热线深入人心。
“五维共治促公平”,王晓军积极推动政府、企业、平台、媒体、公众协同发力。在他的努力下,当地建立多个消费维权服务站,推动企业入驻ODR平台。
消费维权路上的坚守
在王晓军看来,消费维权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截至2024年度,他所在的消保股共受理投诉举报906件,投诉举报按时初查率、办结率和公示率均达100%,投诉调解成功率达7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在晋中市市场监管局消费维权信息通报中,一直处于第一方阵。这些成绩背后,是王晓军和同事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在处理各类消费纠纷过程中,王晓军遇到诸多挑战。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新消费模式兴起,消费纠纷类型日益多样,“职业索赔人”等问题给基层消保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但王晓军从未抱怨,而是积极思考应对之策。他建议,要建立健全全方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系,加强基层消协建设,吸收各界人士成立人民调解员和志愿者队伍,设立消费纠纷送检单位名单库,增加公益检验和公益诉讼环节等,进一步完善消费维权机制。
未来,他打算继续发挥务实肯干的老黄牛精神。一方面,充分利用消费维权服务站的引领示范作用,将简单投诉工单分流到维权站,让商家及时处理,把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另一方面,结合晋中市市场监管局规定,做好对“职业索赔人”的甄别和应对,建立黑名单名录,遏制恶意投诉举报行为,集中精力高效处置消费维权事件。同时,他还将重点关注涉老消费市场,积极挖掘投诉举报线索,打击不良商家针对老年人的虚假宣传、欺诈误导行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郝薇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