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一线传真

运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举办“益企维”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专利侵权纠纷实例演练学习活动

跨区域交流 筑牢创新发展“防护网”

  本报讯 7月23日,运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举行的“益企维”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专利侵权纠纷实例演练学习活动以视频会议形式开展。来自多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及知识产权保护机构齐聚“云端”,通过真实案例研讨,共同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线。
  本次活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河南省南阳市、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省安庆市、广东省湛江市、广东省梅州市、福建省南平市市场监管局及浙江省温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参加。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深入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的意见》的时代背景下,举办此次实战演练旨在打破地域界限,汇聚各方智慧,通过真实案例的沙盘推演,推动执法经验碰撞升华、办案水平共同提升。
  活动中,运城市市场监管局分享了一起具有典型意义的花瓶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详细介绍了行政裁决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经验做法。该案中,请求人因被诉侵权导致销量下滑,直接暴露出侵权行为对创新成果的损害——若缺乏有效保护,企业的研发投入将面临“付诸东流”的风险,长此以往会严重削弱社会创新动力。分享的案件严格按照行政裁决审理流程,从受理请求到委托鉴定,从中止处理到恢复审理,最终依据“现有技术抗辩”原则明确权利边界,既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也以“看得见的正义”强化了市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该案完整经历了受理、立案、调查、审理、裁决全流程,其中,委托专业机构鉴定涉外专利能否作为现有技术抗辩、组建合议组严格论证侵权判定等环节,生动展现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规范性与严谨性。
  “这起案件的价值,不仅在于明确了侵权与否的结论,更在于为同类案件提供了‘现有技术抗辩如何适用’‘外观设计侵权如何判定’的实践样本。”参与研讨的工作人员表示。据介绍,该案裁决明确了涉外专利可作为现有技术抗辩的三大要件——申请日前公开、与涉案专利同种类、设计相似,同时完整呈现了“程序正义优先”的执法原则,对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案例分享后,参与单位围绕案例展开的研讨,不仅梳理了执法流程中的规范要点,更凝聚了“保护创新需跨区域协同”的共识。这种“以案释法、以练促能”的模式,正是应对企业“维权难”、提升保护效能的务实之举。“跨区域的交流让我们看到了不同视角下的办案思路,对今后处理复杂案件很有启发。”一位参与单位代表说。
  知识产权保护关乎创新生态的培育,关乎经济长远发展的根基。“益企维”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的持续实践,让知识产权保护从“理念”走向“行动”,从“个案处理”走向“系统治理”。未来,随着联盟协作的深化,将进一步筑牢创新发展的“防护网”,让创新活力在法治保障下充分迸发。(陈卫 尚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24期

  • 第2025-07-22期

  • 第2025-07-17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3期

  • 第2025-07-01期

  • 第2025-06-26期

  • 第2025-06-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