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1月11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初评启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文博部门选送的31项考古项目。其中,山西的夏县师村遗址、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成功入选。据悉,此次初评将组织投票,最终选定20项进入终评。
此次入选的山西夏县师村遗址,位于运城市夏县裴介镇师村西北约1公里处的青龙河故道河曲地带。自2019年6月起,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等单位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师村遗址发现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距运城盐池直线距离约7公里,是目前大规模发掘的距离运城盐池最近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最难得的是发现了一枚距今6000年的石雕蚕蛹,其形状大小如枣核,呈浅褐色,上面用尖锐器物刻上了条状的花纹,这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雕蚕蛹之一。它的发掘出土不仅为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1926年在夏县西阴村发掘的半颗人工切割的碳化蚕茧提供了例证,在时间上也早了大约500年。考古工作者从这些发现可知,在距今6000年前,位于运城盆地的夏县很可能已经有了人工养蚕缫丝行为,此次发现的石雕蚕蛹意味着早在仰韶早期东庄类型的先民们很可能已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为“嫘祖养蚕”的传说增添了新的佐证,同时也为丝绸起源与传播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垣曲北白鹅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乡北白鹅村(现为英言镇白鹅村)东,2020年4月至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垣曲文物旅游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1200平方米,共发掘墓葬9座,灰坑17个。出土500余件套各类文物,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带有铭文的铜器近50件套,铭文内容丰富,文字清晰,计14篇。此次发掘的墓葬级别高、规模大,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其中,礼器类有鼎、甗、簋等,礼乐器有编钟和石磬。北白鹅墓地出土器物中,有一件“匽姬”甗最为夺目,因为在甑部近口沿处后腹内壁中,铸有铭文3行11字,内容为:“虢季为匽姬媵甗/永宝用享”。说明这是虢国为名为“匽姬”铸造的一件青铜器。据考古工作者分析,北白鹅墓地的出土器物与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和陕西梁带芮国墓地在铜器制作、器物形制和纹饰运用等方面极为相似,结合墓葬形制,推断这9座墓葬时代当在春秋早期。此外,在M6墓葬中出土了写有铭文的4件“夺簋”,从器型上看,属于西周中晚期和晚期偏早阶段,但是该墓葬年代却属于春秋早期。为何春秋墓葬埋了西周的器物,还有待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
据了解,本次初评中,全国88家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将进行团体投票权,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136人拥有理事投票权。选票回收截止日期为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