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浪潮一路翻滚而来,蓄势而发,卷起一波又一波的惊涛骇浪,每一次拍打大地,都留下不一样的浪痕。2020年11月,这座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龙城,灯火辉煌,喧嚣热闹,显示着市民斑斓光灿的夜生活,也向世界炫耀着东方大国国泰民安的模样。而静静坐落于南华门东四条里的阎氏故居,依然保持着民国时富贵大宅的风貌,仿佛历史的大浪未曾从这里蹚过。记忆回到八十多年前,1934年11月,蒋介石抵达太原,与阎锡山多次密谈,并告之“拟入川指导剿共”。也就是在那时,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撤出江西中央苏区,向西南挺进,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当我们行走于历史街巷,过去和现在于脑海中交互穿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转型发展、脱贫攻坚……这些伟大壮举留下的印痕,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冲击着我们的内心,促使我们在心中将那种跨越时间、见证伟大、铸就奇迹又延续至今的精神支撑百度千寻。终于,影片《长征》将我脑海中的画面定格,给出了一个让人毋庸置疑的答案。那就是,红军长征精神。
1996年,导演翟俊杰拍摄了电影《长征》,带我们回顾了那一段峥嵘岁月。影片中,宏大壮阔的战争场面与温婉细腻的人物情感相穿插,伟大领袖领导艺术的卓尔不凡与无数普通红军战士的坚韧不拔相辉映,刚中带柔、苦中掺喜。它没有一味向观众兜售战争的苦难与悲壮,而是用大篇幅诠释每一个角色作为普通人在特殊时期以怎样最真实、最寻常的方式活着。
在李德、博古的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损失惨重。但是毛泽东并没有激动奋起,与李德发生正面冲突,他踌躇了,在一旁端着书,边看书边琢磨军事动向,观察每个人的情绪变化。特写镜头下,他想要上前又再三回避的神情,与李德对话时的委婉口气,“革命就是要多一些人才好嘛……”他坐在角落,抬头、低头、起身、绕一圈、又坐回角落里。这一系列动作,把毛泽东的忧思、包容和隐忍都传递给观众;他和贺子珍短暂会面,蹲下来为挺着大肚子的妻子洗脚,趴在她的肚子上听孩子的动静。这些细节抵消了战争片带给观众的心理负重,拉近伟大领袖与普通观众的距离,让我们顿时觉得,领袖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他有着和大众你我同样的行事方式和情感生活。影片对平凡人日常表现的刻画,让观众一改对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铁血生硬甚至教条刻板的冷印象,即使是孩童去观看,也不会有抵触感和排斥感。这正是影片最难能可贵之处。
铁血男儿、温情女性,革命领袖、普通战士,都是《长征》的主角。电影没有刻意突出领袖的重要地位,更没有分外强调英雄主义,而把大量的镜头放在长征中的普通红军战士身上,让观众深深体会到,长征的胜利离不开伟人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无数红军战士的忘我牺牲和不懈坚持。一双穿着破草鞋的脚走过,滴在山路上的血,为后面的战士标记出一条誓死也要向前的路。特写镜头只留给一双脚,却没有上移拉出脚主人的全身像,因为那双血脚不仅仅是某一名战士的脚,而是无数红军战士的无数双脚。陈树湘、毕福昌、小英英以及无数位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他们有的在敌人靠近时拉响了炸药包,有的用血肉模糊的双脚负重前行直至身体虚脱,有的冻死在夹金雪山,有的因极度饥渴时喝草地的泥水中毒而死,有的用鲜血染红了湘江,他们用生命告诉后人“长征难”。
然而,除了这些苦难画面,影片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简明陈述和冷静分析,全方位、多角度让观众明白,“长征难”不仅仅难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的长途跋涉,难在如何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难在水源、粮食等生存物资的极度匮乏,还难在要同党内不同的声音作斗争,确保正确的政治和军事路线。而所有的这些过去的“难”,传递给现代观众的精神暗示,却是“不难”。观众在影片的最后恍然大悟,我们的民族,经历过长征中的千难万难之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无论未来我们经历怎么样的难关,都应告诉自己,“不难”,因为红军长征中自强不息、排除万难、顽强拼搏、坚持到底的精神因子世世代代在我们的血液中流动。
红军长征的那段历史远去了,但是在新时代,长征精神依然在我们身边的无数普通人身上闪现着,在校园的操场上、在考研自习室里、在清晨昏暗路灯下、在午夜街头代驾小哥身上的荧光条中、在刚刚关锁的共享自行车上、在CBD商务中心彻夜通明的办公室里、在矿工露出的白牙上、在从早点摊腾起的股股热气中、在小康村山坡的羊群里、在隔离病房医护人员被汗水模糊了的眼罩上……
历史的浪花,一波又一波,由小流汇集成大浪,推此及彼,波涛汹涌,翻江倒海,最终筑起了红军长征这道人类战争史上的滔天巨浪,将蒋阎搁浅在历史的彼岸,将神州大地涤荡出一个明亮又清爽的新世界,也将红军长征精神留在中华儿女的骨子里,被永远铭记、永续传承……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