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里的广记》 陆春祥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陆春祥笔记新说系列之一,是作者阅读宋、元、明、清时期文人的笔记的感悟和随想。作者精选古人笔记中的100多个小故事,解读对象涉及宋、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笔记,如《涑水记闻》《冷斋夜话》《筠廊偶笔》《默记》《在园杂志》,以《太平广记》为由头,以《坚瓠集》为内核,发己之所思所悟。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俚谣杂说,志怪传奇,百般花样,雅俗兼收。
宋朝名牌
京城各类名牌甚多,这里仅举一些吃的例子。
王楼梅花包子,曹婆肉饼,梅家鹅鸭,曹家从食,徐家瓠羹,郑家油饼,王家乳酪,段家爊物,不逢巴子南食,这一些都是当时的名牌。
南迁后,西湖边上就有鱼羹宋五嫂、羊肉李七儿、奶房王家、血肚羹宋小巴之类。那个宋五嫂,是我家老管家的嫂子,我每次去游西湖,都要好好地喝几碗。
(宋 袁褧《枫窗小牍》卷上)
宋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时代,虽说领土不完整,但百姓衣食还是比较富足的,因此才有这么多的名牌商品出现。
吴自牧的《梦粱录》说:“大抵都下买物,多趋名家驰誉者。”所谓“名家驰誉者”,就是现在的名牌商品了,看来,南宋百姓已经认同名牌了。
在南宋,杭州城里这些品牌都很有名:中瓦前皂儿水,杂卖场前甘豆汤,如戈家蜜枣儿,官巷口光家羹,大瓦子水果子,寿慈宫前熟肉,涌金门灌肺,中瓦前职家羊饭,彭家油靴,南瓦宣家台衣,张家圆子,候潮门顾四笛,大瓦子丘家筚篥。有各类小吃,也有日用品,生生构成一幅灵动的清明上河图。
除了吃,当然还有各类药铺,这也算南宋杭州的一大景观了。
潘节干熟药铺,张家生药铺,陈直翁药铺,梁道实药铺,杨将领药铺,仁爱堂熟药铺,三不欺药铺,金药臼楼太丞药铺,陈妈妈泥面具风药铺,金马杓小儿药铺,保和大师乌梅药铺,双葫芦眼药铺,郭医产药铺,李官人双行解毒丸,等等,也都是“有名相传者”。
正宗的宋嫂鱼羹,已经没有了,西湖醋鱼,在杭州的大小饭店倒是比较受外地客人青睐,有消息说,节假旺季,楼外楼一天要卖3000多条。
一个品牌,要想流传下去,百年千年,一定还有很多品牌以外的事情要做。
装鬼偷葡萄
杭州城外,北新桥,某老翁居住在水边。他门前种有七架葡萄,虽然天旱,但老翁辛勤浇灌,所以,葡萄长得非常好。
为了防盗,老翁晚上就睡在葡萄架下。
有天晚上,突然有两三个“鬼”露出水面,“鬼”们互相祝贺,祝贺他们要转世了:明天中午,有个戴方巾、穿白衫的,从北而来,这就是我们的替死者。
第二天,老翁一直坐在葡萄架下等,时间到,果然有个戴方巾、穿白衫的人,大笑着跳进水中,老翁急忙将他救了上来。
这天晚上,有“鬼”来骂他:我等了数十年,刚好有人来替我,而你将我的命夺走了,我要杀了你!“鬼”骂完,用污泥瓦砾乱掷,老翁害怕了,躲进屋内。又有东西砸进窗户,老翁越发怕了。
第二天早上,老翁出门一看,七架葡萄,一颗也不剩。那些小偷,将船停在河边,一边摘,一边装,逃得无影无踪。
(宋 陈世崇《随隐漫录》卷三)
南宋的小偷,真是挖空心思到家,我在《南宋杭州的骗子》里已有比较详细的叙述。
大旱之年,各种水果歉收,所以,老翁这七架葡萄,就被小偷盯上。老翁一天到晚坐在葡萄架下,要想顺利偷得,实在有点难,法治社会,总不能明抢吧。
简单的计策不行,必须连环计。
这几乎就是一场小电影了,情节完整,有细节,有高潮,场面环环相扣,“鬼”的表演丝丝入扣,老翁一步步陷入圈套。
老翁,有正义感,有同情心,小偷们算准,他不会看见人投水自杀而不管,他一定会出手相救。果然。
老翁是人,碰到“鬼”的进攻,一定会害怕,普通人都怕“鬼”,这也是计划实施的另一个关键。果然。
南宋那个时候,出现几个“鬼”,那是太正常不过了,不由得你不信。
陈世崇也对这件事情进行过评论:这些小偷,如果能将智慧用到做好事善事上面来,谁能和他们比呢!
确实,小偷们实在是大材小用,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歪门邪道,才智用错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