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内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回归并向常态化发展的第一年,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经济和政策信息格外重要。
那么,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到底释放了哪些信号?对资本市场投资者而言,又蕴含着怎样的投资机会?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让利实体经济”内涵不同往昔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重新设定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为6%以上。
在山西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麻文宇团队看来,6%属于相当保守的增速目标,年内顺利达成的可能性极大。这一GDP设定低于普遍市场预期,背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政府更多关注经济增长质量而非数量,6%的目标实现难度角度,将促使政府更关注经济结构发展,其二,今年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将适时退出,近两年较大的经济发展主要靠财政刺激,而在2020年大规模财政刺激下,刺激政策的空间较小,今年的保守目标给政策的退出留有余地。
除此之外,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财政部也表示财政政策要保持基本稳定,不搞“急转弯”,其中,预算赤字率下调至3.2%,同比上年的3.6%有所下调;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限额3.6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75万亿元略有减少。总体看,财政政策虽然和去年相比有所收缩,但无论是赤字率和地方专项债安排规模仍高于往年,体现了“不急转弯”的政策思路。对此,中金公司研究部相关人士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支撑基建投资。
麻文宇团队同样认为,财政支撑力度略有下降并不意味着顺周期行情的结束,处于整体市场预期范围,基建回落过快的风险并不大。
而优化落实减税政策,则是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因此今年政府对于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小微企业的宽松性仍然延续。该策略团队看好线下服务消费在2021年恢复正常发展。
在天风证券相关人士看来,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再提“让利实体”,但“让利”的落脚点将更集中在小微领域,这将缓解银行资产端利率的下行压力,预期今年银行息差温和回升,信贷成本保持稳定,整体基本面将处于持续改善的趋势,银行股将强于大市。
科技发展+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仍为长期布局主线
过去一年,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不凡。从“天问”探火到北斗组网,从“嫦娥”奔月到万米深潜……新装备、新纪录层出不穷,一项项前沿科技成果引起全球关注。而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亦成为“十四五”主要发展目标之一。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重头戏。报告总结了2020年及“十三五”期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并提出2021年推进“揭榜挂帅”“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其中,23次提及“科技”,“创新”一词则出现43次,取代“就业”成为全文第一高频词。
麻文宇团队认为,在政策大力推动下,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无疑成为未来几年我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发展的主线。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加大力度鼓励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仍是国内资本市场的长期布局主线。
从投资机会而言,红塔证券相关研究人士表示,今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上游和制造业,上游即核心零部件、核心原材料、战略性资源等等,制造业的机会则是在海外美元流动性泛滥的时候,国内制造业出海,成为世界级龙头的战略机遇。在该机构人士看来,今年大概率是一个全球范围的主动补库存周期,机遇在供给稀缺的上游,无论是核心零部件还是原材料,都拥有较为确定的投资机遇。可以找有进口替代、政策扶持的上游,也可以找国内有资源禀赋,同时在加大力度搞供给端整合的,比如稀土。
在配置方面,兴业证券相关人士则表示需要科技创新的中长期机会,关注“十四五”推动下“卡脖子”环节的国产替代,如半导体链条、新材料等。
粮食安全+节能环保:传统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今年,“安全”成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大高频词,在麻文宇团队看来,粮食安全行情有望贯穿全年。往年粮食安全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仅提到新建高标准农田,而今年首次大篇幅提到粮食安全问题,同时给粮食产量定了具体目标,即1.3万斤以上,凸显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未来育种相关产业、技术将成为农业重点投资方向。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经济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报告首提制订2030年前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环保、新能源、工业清洁生产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而碳排放高的传统行业也有望迎来新一轮环保催生的“供给侧改革”。今年的报告提出了北方清洁取暖率达到70%这一目标,以及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和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垃圾分类、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等大气、水体、土壤以及垃圾处理方面的具体举措,带动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同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制定好2030年前碳排放行动方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麻文宇团队认为,目前我国的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于全球首位,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产业将是2025乃至2030年前确定的趋势,因此,节能环保行业、新能源行业、工业清洁生产行业将迎高速发展期,而碳排放高的传统行业也有望迎来新一轮环保催生的“供给侧改革”。
中信证券相关人士同样认为,实现碳中和的坚定决心,将深刻影响中国的能源结构、工业生产与消费方式,四大行业有望受益,在电力格局方面,火电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光伏、风电接力增量需求。在业品生产中,限产或为主要方式,供给侧改革再现,相关商品价格有望得到提升。在化石能源需求方面,煤、油、气需求先后达峰,过程中价格承压。在新兴领域方面,新能源车、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材料机遇广阔。
山西晚报记者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