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西山有九峪,从南往北排列,第三条峪称柳子沟。近年,柳子沟冬日冰瀑之名渐盛,完全盖过它曾长期拥有的夏日避暑胜地的名头。
我见过的村庄门楼,大抵以牌坊式框架居多,独柳子沟口窑头村的门楼,为仿春秋时代城楼建筑——楼分两层,一层中有门洞,左右各留出一孔小窗,两只石狮子踞坐窗前;二层阁楼画栋飞梁,人去楼空。望穿门洞,别有洞天,远处山腰一股水柱喷涌而出,源源不断。抵近才发现,水柱乃呈喷涌姿态的冰柱,喷出的冰铺出一处冰面,早有众多游人在花式溜冰。只可惜冰面狭长,冰车刚刚启动,就得急停,根本滑不出风驰电掣的追风意境。
两侧山势并不高峻,松柏常绿,杂草枯黄,翩翩雀落山间,流露出一股草莽气息,经过3000多年的磨砺,已很难搜寻到奴隶领袖柳跖插旗造反的痕迹。正所谓小隐隐于野,若在其他季节,明月松间照,清泉林下流,水去无痕,而今数九寒天,泉出即冻,山腰上不时涌出一匹冰瀑、一挂冰柱,青山遮不住,暴露了隐士的行踪。山脚裸露着几处煤层,摆出冰火两重天的架式。
一堵一人多高、三四米宽的冰墙横亘在沟里,冰水流到这里似乎倾尽了全力,已呈强弩之末,冰沿垂直的石壁抹开来,却无力覆盖住整片山壁,似专门留出缺口,方便游人撩起冰瀑,细细考究冰的质地。冰墙边的石阶上爬满碎冰,小心翼翼拾阶而上,眼界豁然开朗,一大段宽阔的冰河,平平展展地覆盖了沟底,苍白刺目。冰河上承有一堵冰墙,被坚冰包裹得严严实实。沟底逼仄难行,河道高低落差,水量大小变幻,造型出千姿百态的冰瀑、冰挂、冰柱……冰无常势。
穿过冰封的岁月,柳子沟向左转了个直角弯,迎面的山体上开了一处冰窗——崖顶如屋檐,突出于山体,两道落地冰柱,如洁白的窗帘收拢在两侧,篷松的帘摆垂在地上,堆成一团。山檐中间几幅呈倒三角形的帘裙,薄薄地挂在半空,还没有来得及细细打磨,帘裙末梢均以一束束尖利的冰尖结尾点缀,风格粗犷。透过窗口内望,又有几束冰挂贴着山体垂下,冰挂、冰柱之间留出了滑滑的冰廊,成了歇脚的码头。进入冰廊,倚窗四顾,仙着冰衣抚琴欢,美人奏弦。柳跖当年或许就是在此与庄子凭酒论天下,诞生了“盗亦有道”这一别样的论调。
踏冰继续上行一程,一圈高耸的绝壁阻断冰河。绝壁环拥着一处冰潭,立在冰面中央,如置身于瓮底,天在山之外,我两鬓斑白。冰潭右侧矗立起柳子沟第一冰瀑,足有几人高几丈宽,把满沟的冰意推上高潮,诠释着冰瀑的前世今生——泉水从崖顶飞瀑直下,注满水潭,流出柳子沟。冬天到了,水潭冰封为沟内面积最大的冰潭。飞瀑落地结冰,在冰潭上冻出一层尺余高的莲花宝座;冰落花台,一层一层向上堆积,如造山般持续隆起,莲花宝座上就堆出了冰柱丛林;冰水摔在冰柱上,激起水花冰花,在飞溅落下的空中,与冰柱微妙地冻结在一起;忽如一夜西北风起,浩荡的造瀑工程收尾,定格出缤纷的姿态。
柳子沟,你若三冬,心如止水,冰封山间,瀑挂璀璨,来者恋,如美梦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