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名由来:上古时期有位贤人,名为蒲衣子。传说中是帝舜的老师,而帝尧也曾经向他请教过治国的道理。后来,人们把他隐居的山叫蒲子山。西汉在当地设县,便为蒲子县。
蒲县,西汉时设县,名为蒲子县。北魏县废,北周复设。隋朝大业二年(606年),改为蒲县。
蒲县由蒲子县而来,而所谓蒲子,是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一位贤人,姓氏不详,常披着一件蒲草所做的衣服,人们就称他为蒲衣子,后来也有“蒲伊子”“伊蒲子”等多种叫法,但恐怕蒲衣子才是正确的称谓。因为,这位贤人,最早出自战国年代庄子所著的《应帝王》里——此人是庄子杜撰的,命名权当然归庄子所有。
庄子在《应帝王》里,没有过多介绍蒲衣子。晋朝的皇甫谧在《高士传》里为其补了一些简历,说蒲衣子是舜时的一位贤人。八岁时被舜奉为老师,而且给尧的老师许由的老师啮缺解答过一些困惑。因为蒲衣子人品太好、才能太高,舜想把天下让给他,但被蒲衣子拒绝了,“不受而去,莫知所终”,隐居到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这些事情皇甫谧是怎么知道的,记录于哪本古籍?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上文说蒲衣子隐居到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是不确切的。因为我们现在知道,他就隐居在今天蒲县的蒲子山里。当然,这也是传说,而且传说会走样,于是蒲衣子成了尧的老师(原来人家给尧的师祖解答困惑的,差辈儿了),并且向尧推荐了舜。现在山上还有一方石台,据说是蒲衣子教尧的讲道台。
传说嘛,难免会这样,互相抵牾,有种种不通的地方,但也没有必要深究,把它当成有趣的地域文化保存下来就可以,如果能够吸引人来参观旅游,那就更好了。
值得探究一番的,是它和邻县隰县的关系。
事实上,西汉时设蒲子县,其治并不在蒲县,而在隰县。县治在今天蒲县,要到废后复置的北周、隋。且在当时,蒲县归属隰县的前身隰州。
隰县,北周末年在地域内置龙泉郡、长寿县。隋朝初年废郡置隰州,并改长寿县为隰川县,后来又复改隰州为龙泉郡。唐朝初年再改郡为州,治隰川县。明朝时,隰州地位下降,成为散州,州治隰川县被废。清朝雍正时升为直隶州,辖蒲县、永和、大宁三县。民国废隰州为隰县。
隰蒲两县,不仅归属上很密切,县名也有关联。
隰,地势低下又潮湿的地方叫“隰”。《元和郡县志》里就是这样解释的,说“以州带泉泊,下湿,故以隰为名”。这样的地方什么植物最容易生长?水草嘛。蒲,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池边沼泽,高可达两米,根茎可食,叶可编席制扇。我们今天去湖边河边玩,还常常能见到。
要这么讲,因为蒲县盛产这种蒲草以及蒲制品,所以才叫蒲子县、蒲县,也是很有可能的。至于传说,也许是后来附会的。
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