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李东光被父亲叫到跟前:“别人家传的是物质财富,我留给你是一万余册八路军研究藏书,咱们家传承的是红色基因和太行精神。”他接过父亲手中的笔,扎根革命老区。30年来,他为研究和展示八路军光辉业绩、宣传与弘扬太行精神作出突出贡献,被山西省文物系统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专程赴武乡,走访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陈列部主任、研究馆员李东光。
接过父亲的笔宣传太行精神
李东光今年56岁,其父亲李志宽是享誉太行的八路军抗战史研究专家,也是从事抗战题材文学创作的作家。
上世纪60年代,李志宽着手收集和记录有关八路军在太行抗战的口头和文学史料,除自费走访太行山区的30多个县、市外,他还多次利用出差机会到北京、延安等地寻访史料。数十年间,他采访了上千名亲历过那场战争的老首长和老战士,积累了1000多万字的珍贵史料,相继整理出版了《朱德总司令在太行》《少年英雄李爱民》等50余本书籍。
大学毕业后,李东光进入武乡县委党史研究室,从事地方党史和八路军抗战史研究。十多年间,他先后编写出版了《邓小平在太行》《国际主义医士之光》《太行烽火铸女杰》等十余部以八路军抗战文化为内容的“太行系列”精品图书。
2001年春,李东光被调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战争年代八路军和根据地人民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最大的‘特权’就是吃苦在前、勇挑重担,就是要用八路军浴血奋战的拼搏姿态来宣传与弘扬伟大太行精神。”说到做到,李东光沿着当年八路军红色线路,足迹踏遍太行山的沟沟岭岭,走访抗战遗址,寻访老八路、老民兵、老党员、老儿童团员和老房东,采访收集他们的太行抗战故事,并用通俗流畅的纪实散文笔法,记录塑造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太行抗日英雄光辉形象。很多主流媒体和专业期刊都发表过李东光讴歌太行抗战、弘扬太行精神的文稿。
不顾辛苦为纪念馆“添砖加瓦”
2004年,对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主题展览《八路军抗战史陈列》要进行提升改陈,向抗战胜利60周年献礼。连扩建带改陈只有九个半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李东光主动请缨,先是编写《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规划方案》,后又策划设计《“八路军抗战史陈列”展陈大纲和布展方案》。特别是研究编写出《“八路军抗战史陈列”解说词》后,他冒着酷暑去北京请专家审稿,还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抗战图片无偿贡献出来,填充到展览中。为征集长乐战斗中牺牲的叶成焕团长的遗像,他不远千里跑到四川成都,寻访到90岁高龄的叶团长秘书王波,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叶团长的珍贵头像,成为基本陈列的一大亮点。最终,主题展览《八路军抗战史陈列》荣获全国第七届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评选特别奖。
2014年11月,李东光当选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委员会委员,他是山西省纪念类博物馆界唯一的全国艺委会委员。面对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他谦虚地说:“荣誉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今后我人生新征程的崭新起点。”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