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进士冠天下,武必将军稳江山。”这是古时金榜题名的幸运者的最高理想。在太原城里就有一座楼阁,巷道里传出的交响,牵系几多才俊晓梦,命运翻转又是几重天……
寻斯楼燕踪,是一方让文武最想知晓可否“跃过龙门”的地方,汇聚着旧年华各色举子个体“心灵史”。若放大心量去,这里有无“唱过”独占鳌头的“状元郎”呢?可以肯定地说:“有!”
晋地“不出天子出宰相,状元偏出武状元。”这种不排除是受“重商轻文”风气所影响,进士出身的陈廷敬、徐继畬、祁隽藻皆是才堪大用的文官,是持久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明星。清代山西出了六位武状元。为此,雍正帝一硃批:“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尤肯力农,再次者入营伍,再下者方令读书应试,朕所悉知。”
这是一位受中国传统思想“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而有所得的人物——贾廷诏。他在乡试的“大比之年”进入教场,各位考官分列两侧,考场威严肃穆。身着精干白衫的贾廷诏飒爽英姿地走进考场,行礼后,收腹起拳,疾如电,快如风,猱进鸷击,虎跃鹏飞,直看得考官叫好不绝。接着他又挥舞大刀,左盘右旋,上下翻飞,风雨不透,考官连连点头。舞到兴头上,渐入佳境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用脚踩住刀柄,往身前一搓,然后用脚尖轻轻一挑,大刀“嗖”地一下飞入半空,旋转着,徐徐落在他的手中。一主考后问:“这是何招?”贾廷诏忙回道:“这叫‘珍珠倒卷帘’。”考官连声赞叹:“好!好!……”
这是贾廷诏此番乡试的第二场,即步射、硬弓、舞刀等武艺,是在他经过一场“马射”合格后进行。考举人光靠秀肌肉是不能胜出的,之后他又经过内场策论的考试。
放榜的日子“唱经楼”前总是热闹的。贾廷诏与士人们纷纷云集于此,他知道自己中举的希望极大,但不知道名次。官府所派“报捷官”在二层楼阁上铿锵宣布,并在榜墙上张贴中试喜讯。这一张金榜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人潮涌动中有人欢喜有人忧。贾廷诏喜出望外地竖起耳朵听,当第一个念到他的名字,且试中“解元”时,他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壮志得申的他一时间在士人眼里是“天之骄子”。消息也不胫而走、满城皆知……
清乾隆元年(1736年),二十二岁的贾廷诏经过了会试、殿试中丙辰恩科武状元。“自古行伍风盛,惟晋地才俊多。”继贾廷诏后,又有五位品尝了以示恩典的鹰扬宴、会武宴,斩获状元,分别是张大经、马全、张从龙、李相清、李广金,皆将所学卖于帝王之家,且风生水起。
耸立在太原府鼓楼街的“唱经楼”,为揭晓“五魁首”的放榜之地,在科举应试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王世贞《觚不觚录》载:“诸生中乡荐与举子中会试者,郡县则必送捷报。”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由当时朝廷的左布政司刘鲁重修,原“唱经楼”三个大字由傅山先生所书,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曾修葺。明代科举的社会习俗,士子中试后,随即要参加鹿鸣宴、恩荣宴、贽见座主、赴鸿胪寺习仪、上表谢恩、谒先师、行释菜礼等系列礼仪活动。“唱经楼”营造着科举氛围,激励着晋地士人,是应试考生最期盼获取中试消息并及时告知家人的首发地,当然此处也汇流着更多名落孙山者的黯然神伤。
太原人爱在猜酒令时说“五魁首”,就是指这里五经之魁首,举子之翘楚。
十六世纪晚期,意大利神甫利玛窦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并生活了近三十年,对中华文明有比较细致的观察,他认为:“中国的制度可能有很多问题,但其科举制保证了政治权力掌握在知识阶层手里,类似于柏拉图‘哲学家治理’的‘理想国’。”的确,几代王朝不吝耗费人力与物力去层层叠叠地选拔官员,科举制度提供了大量的源源不断的管理人才,使中华文化保持着有序的延续,这是个重要原因。
“此楼唱经日,金榜题名时”的唱经楼,是最能体现儒家科举制度荣耀的一例。
卢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