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快读

技术专家进村观摩指导“六新”农业示范基地

  6月30日,省、市、县三级农业技术专家赶到古交县岔口乡新房村,对我省农业“六新”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进行观摩指导。目前我省有9个省级评定的农业“六新”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17个创建单位,这些单位将作为推广先进技术、探索协作机制、实践先进理念的有效载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新房村的吉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是我省农业“六新”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示范展示的主要内容是300亩马铃薯、200亩玉米以及100亩高粱种植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机械、新品种等。
  在一片梯田上,两辆马铃薯播种机已准备就绪。人员一到齐,太原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许福明下令,有人拎起一兜子土豆种块倒进了播种机的漏斗中,东方红牌拖拉机拉着土豆播种机在松软的土地上轻松驶过。车辙过处,土地成垄,垄内土豆按照梅花桩的形状,均匀播下。许福明介绍,这款播种机经过改良,更加适应太原市一些山区地势特点,土壤保墒和肥料的有效性都得到了提高。今年太原的古交市和娄烦县的部分土豆基地播种就用的是这种新机器。
  与这块耕地相邻的一块玉米田,采用了膜侧种植技术。山西省功能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负责人王创云介绍,这种技术最大的好处是环保,过去地膜中栽苗的方法,往往会导致玉米的根扎进塑料膜中,无法回收,塑料膜在地里完全降解需要两百年的时间。这种膜侧种植技术,可以实现地膜完全回收。地膜下,大家看到了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实现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管道系统通过合理的配比将灌溉水和液态肥混合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实现均匀、定时、定量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滴灌装置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手机和电脑进行联网,即使远在千里之外,想给山顶的土豆地里施肥和浇水,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可以。王吉珍是这家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介绍说,这片土地种的土豆已经和一家大型火锅连锁企业签订订单,需要按照标准进行种植,首先要确保达到绿色产品的要求,产量越好,收益自然也越好。
  在一块玉米田里,山西功能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负责人王创云立刻召唤农人们都集中过来,他是主持玉米抗旱、增产、节本精播栽培技术的专家,很自然地就开始给大家普及玉米种植的技术。看到地里已经分檗的玉米苗,他告诉大家无需将分檗出来的枝条掰掉,这是玉米进化的需要。
  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吉珍今年四十岁出头,目前,合作社自管耕地1000多亩,还代管4000多亩别人的耕地。他希望以后种地越来越科技化,不再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样子,他相信科技化农业一定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来,说不定还能像他一样爱上种地。

李雅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7-06期

  • 第2021-07-05期

  • 第2021-07-04期

  • 第2021-07-03期

  • 第2021-07-02期

  • 第2021-07-01期

  • 第2021-06-30期

  • 第2021-06-29期

  • 第2021-06-28期

  • 第2021-06-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