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洪三保,现年82岁,生于旧社会,长在新时代。
1940年8月,我出生于陕西宜川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当时正值百团大战期间。1943年跟随母亲来到山西,1950年定居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德西毛村。
1959年元月份,我应征入伍,顺利参军,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部队当时在临汾训练了一个月,然后就转往太原驻地。我们这支中国武装警察驻扎在太原南寨村,三年间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国家的国防厂矿的安全。
1962年6月,蒋介石密谋反攻大陆,我所在的武装警察部队转成了野战军。早在1959年,刚入伍的我就写了入党申请书,组织给了我三年考察期。终于,盼望已久的好消息来了,1962年8月15日,我正式入党,作为一名刚入党的新人,在各个方面我都表现积极,成绩突出,刻苦训练,在部队的日子里,深得上级领导们的器重。在援越抗美战争中,上级从我们野战军中挑选出了训练成绩突出的优秀战士108名,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我们这些人很快被调往河北邢台市待命,只等上级下达命令,就马上前往越南,参加战斗。
1968年,我复员退伍,被分配到地方政府,当时任职德西毛大队民事调解员。在12年民事调解期间,走过千家万户,成功调解处理的各种民事纠纷案不可胜数,像家庭不和、邻里纠纷、夫妻闹离婚以及农村土地纠纷等等。多年来,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只求乡民之间都能一团和气。
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也总结出了一条规矩:宁可上门调解,也不在大队处理。任何事件一到大队就有了上告的性质,上门调解只不过是双方之间矛盾而已,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夫妻之间的矛盾,尽量往后拖,矛盾有时只是一时,拖点时间,双方气头一消,矛盾也就自然化解了。俗话说:夫妻没有隔夜的仇。
我在村委会任职期间,多年被评为劳动模范。在生产大队时,虽然我是一名党员干部,但我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社员的位置上,与大家一起同劳动共生产,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幸福。在农业种植方面,我认真研究农作物,不论棉花、小麦,还是各种杂粮,每年到了丰收季节,我的收成都比别人高出好几倍。因此,工作表彰大会上,党和政府给予了我高度评价,还颁发各种奖项给我。1962年,山西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授予我“五好警察”,1983年我拿到了“丰收不忘国家 交售小麦超五千斤”“小麦夺高产贡献超五千”“植棉模范”等荣誉。连续多年我都被评为了“植棉能手”“小麦高产户”,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党和国家给予我一次次的荣誉称号,使我干劲十足,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热情与激情。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在社员和群众面前始终要保持一个带头模范作用,因为,我始终要求自己要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多年来,这些奖状挂满了整个屋子,我和老伴也以此为荣。每个奖项都闪耀着党的光辉,照亮着我前行的步伐。
2021年,党中央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奖章,。今年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好日子,我已82岁高龄,到明年党龄将满60年,同时,我也是一位退伍老兵,在部队的锻炼给了我一个健康的体魂。虽然我年事已高,但我身子骨还够结实、够硬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召之即来,来之能战。82载风雨坎坷路,我从旧社会走进改革开放新时代,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和变迁,感恩党给了我所有的一切。
如今,我子孙满堂,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在幸福的今天,是党和国家给予了我所有的一切,我感恩党,就像当年,我入党时的宣誓:任何时候,我们不忘历史,不忘过去,做人别忘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幸福的今天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定要倍加珍惜!
讲述人:洪三保 撰稿人:张亮亮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