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特刊·幕后

志愿者:站好每一班岗,在挑战中成长

  •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在论坛的主战场上,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在论坛“打配合”的战场上,104名青年志愿者则积极参与到接待组、会场组、重大活动组、疫情防控组、证件组、论坛组、宣传组、综合处和秘书处等重要岗位中,用青春奉献出另一份力量。
      据了解,这104名青年志愿者主要来自省内高校和部分企业,活动开始前,他们均接受了包括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和志愿服务通用技能、志愿服务礼仪及商务礼仪、应急救援基本技能和太原论坛基本概况等内容的专业知识培训。
      9月3日上午,团省委书记张钧专程来到太原论坛主会场看望慰问青年志愿者。他先后走进志愿者之家、接待组和证件组,勉励现场的志愿者做好论坛的服务保障工作。
      9月4日18时,随着太原论坛的圆满落幕,短暂的青年志愿者工作也随之结束。青年志愿者师若瑶表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青年人责任在肩。因此,能够加入到这样的志愿服务当中,是提升自我的难得机会。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师若瑶还时刻关注论坛动态,聆听论坛声音,增进对能源、气候、环境相关知识的理解。“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是当代青年该有的生活状态,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将来才能有所成就。我相信,这次志愿服务是成就人生的重要一步。”
      链接 志愿者的闪光时刻
      尽职尽责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
      “您现在看到的便是青年路,紧接着的是迎泽大街,是沟通太原市东西向的主要干道,始建于1955年,在当时是仅次于北京长安街的道路。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迎泽大桥,这是一座横跨太原汾河的雄伟桥梁……”9月3日8时左右,准备前往太原市煤炭交易中心9号嘉宾车上,身着“小叶子”服饰的太原论坛志愿者,正在为车上的几位嘉宾介绍沿途的建筑。
      十余分钟的路程,在志愿者热情地讲解中,车上嘉宾快速了解了太原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及沿途建筑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少人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
      被称赞的志愿者名叫薛仕康,19岁,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的准大二学生,是本次志愿者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志愿者之一。
      薛仕康说,为了服务好远道而来的宾客们,自8月31日起,他便通过各种渠道,整理出沿途的建筑及主要干道的历史及建设过程,并通过认真梳理和筛选,将这些知识全部背了下来,最终圆满完成了此次工作。
      因为这次工作的圆满完成,薛仕康对成功也有了新的定义。“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生活的环境很好,难免会有精神上的松懈。因此,要想成功必须要有一个严格的纪律,只有所有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才能收获整个大局的胜利。”
      最早上岗的志愿者在挑战中快速成长
      付锦国,山西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大三学生,是此次太原论坛里的第一批志愿者组长,自8月25日正式上岗后,他不仅要协助组委会秘书处完成各项工作,还负责照顾协调组员们的安全以及后勤保障工作。
      随着太原论坛的临近,付锦国所在的协助论坛组和综合组工作进度到达白热化阶段,工作强度越来越大,每个工作人员都紧绷着神经。
      8月28日22时,已经忙碌一天的付锦国,拖着疲惫的身体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突然看到负责人发来的紧急通知:“时间紧任务重,今天还有一些文件内容需要再次确定,小付也留下来帮忙吧!”
      接到通知后,忙碌一天的付锦国虽然非常困倦,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在修改文件的过程过,付锦国为了防止自己突然睡着,还通过凉水拍脸使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状态。在面对要修改的文件时,付锦国也异常认真,小到标点符号,大到措辞断句,他都认真去调整。
      最终,经过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在8月29日5时30分,付锦国完成第四次的大面积调整后终于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而此时的付锦国已完全没有困意。相反,一种经过挑战取得胜利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想,这次的志愿工作将是我生命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也将继续延续这种状态,做好每一份工作!”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1-09-03期

    • 第2021-09-02期

    • 第2021-09-01期

    • 第2021-08-31期

    • 第2021-08-30期

    • 第2021-08-27期

    • 第2021-08-26期

    • 第2021-08-25期

    • 第2021-08-24期

    • 第2021-08-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